• 四川省大竹縣觀音中學熱忱歡迎您的到來!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觀中微博

    2009年--2011年達州市優(yōu)秀教育網(wǎng)站、優(yōu)秀校園網(wǎng)站!


     

    :示告馨溫
      您現(xiàn)在的位置:觀中網(wǎng)->教學教研->教研信息->四川省普通高中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  
    投稿前,請先在網(wǎng)頁上方登陸!
    欄目導航
    · 教研信息 · 教研作品 · 教學安排
    · 方法指導
    最新圖片
    最近更新
    · 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fā)《進一步加..
    · 【網(wǎng)易】大竹縣作品在全國大賽榮獲..
    · 【中國網(wǎng)】四川大竹:來自深山的科..
    · 越過挫折的山巒,擁抱成長
    · 大竹皛( xiǎo)然山--江西狀元隱居..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5年部分節(jié)假日..
    · 【喜報】觀音中學在2024年四川省中..
    · 【喜報】觀音中學的《我為青山添點..
    · 筑牢生命防線,共建平安校園
    · 關于2025年新高考的重要政策有哪些..
    · 觀音鎮(zhèn)黨委書記點贊觀音中學科創(chuàng)佳..
    · 觀音中學舉行高一選科及生涯規(guī)劃專..
    本月排行榜
    在線調查
    你的關注就是我們的動力!
    四川省普通高中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
    作者:不詳  來源:轉載  發(fā)布時間:2015-1-19 16:48:02  
     

    四川省普通高中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

     

    附件1

    四川省普通高中

    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

    四川省普通高中

    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

    必修一

    第一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是必修模塊中的第一個詩歌單元,以廣為傳誦的四首現(xiàn)代新詩為主要內容,重點要引導學生鑒賞詩歌的“情感與意象”。教學本單元應把握好以下目標:

    1.掌握“詞”的基本知識;了解現(xiàn)代新詩的基本特點;了解本單元所涉及的現(xiàn)代詩人和他們的主要作品;明確“意象”與“意境”的基本概念;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并背誦和默寫第一、二課的三首詩詞。

    2.在理解“意象”概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準確抓取詩歌中的重點意象、關鍵意象,感受其特征,分析其意義。體會描述性意象的生動性,理解比喻性意象的象征性,并感受意象中所寄托的情感。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自我感悟、自主閱讀能力;指導學生朗誦詩歌以及詩歌學習的一般方法;鼓勵學生多元解讀詩歌,大膽表達觀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4.引導學生在品味詩歌過程中,感受詩歌的意象美、形式美、音樂美、情感美。豐富對美的體驗和情感的熏陶,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和個人修養(yǎng)。

    沁園春· 長沙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這是毛澤東的一首具有現(xiàn)代內容、傳統(tǒng)形式的詞作,與本單元的其他詩歌有本質區(qū)別。全詞上片記今游,以寫景為主,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問題;下片憶昔游,以敘事為主,回顧往昔的崢嶸歲月和凌云壯志,形象含蓄地回答了上片的問題。全詞抒發(fā)了青年詩人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革命豪情。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掌握詞的基本知識;了解本詞創(chuàng)作的背景。

    2.讀準“沁”、“舸”、“寥廓”、“遒”、“遏”等字音;注意“競”、“蒼!、“萬戶侯”、“擊水”等詞的書寫。

    3.理解、誦讀和默寫這首詞。

    4.能抓住上片的主要意象,扣住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從景物的形色、動靜、遠近等方面,進行賞析;能通過聯(lián)想、想象,重構詞人描繪的湘江秋景圖,并概括其意境特點;能結合寫作背景,分析意象、意境中蘊含的情感,能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5.能分析詞中“看”和“憶”字的作用;能概括詞的主要內容并理清思路;能結合“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等重點句進行品析,概括本詞的思想感情。

    發(fā)展要求

    1.拓展閱讀并積累有關秋景的古詩詞名句,體會蘊含的不同情感。

    2.拓展閱讀毛澤東的代表詩作,進一步感受其詞作的風格和情感。

    3.欣賞毛澤東書法,寫一段評論文字。

    4.能自擬詞題,嘗試用“沁園春”詞牌填一首詞。

    詩兩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雨巷》

    戴望舒因本詩獲得了“雨巷詩人”稱號。全詩以“雨巷”和“丁香”這兩個主要意象為基礎,以梅雨季節(jié)江南小巷為背景,塑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形象,營造了飄渺虛幻、哀婉朦朧的意境。詩人通過“我”在“雨巷”中對夢一般的“姑娘”的期盼、接近、遠去、留戀、期盼,寄寓對世界、人生朦朧的傷感、如夢的期待、寂寥的心境和虛無的苦澀。全詩運用象征手法,意蘊深遠,情感復雜,可作多元解讀。

    《再別康橋》

    這是詩人重游母校、物是人非,歸國途中、悵然若失之作。全詩通過對康橋景物的抒寫,通過比喻、擬人等手法的運用,表達了對舊情的眷戀和珍視,以及尋夢的惆悵和落寞。在飄逸、灑脫的姿態(tài)下,蘊藏著深深的無奈、苦悶和憂郁。詩作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建筑美、繪畫美、音樂美)主張,可以此為切入點作重點賞析。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戴望舒、現(xiàn)代詩派及象征主義;了解徐志摩、新月詩派(格律詩派)及“三美”理論。

    2.讀準“彳”、“亍”、“頹圮”、“篙”、“溯”、“笙簫”、“荇”等字音;注意“寂寥”、“彷徨”、“惆悵”、“凄婉”、“斑斕”等詞的書寫;能分析“輕輕的我走了”的句式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3.能理清兩首詩的內在結構,整體把握詩意;能體會兩首詩的音樂美及其表現(xiàn);能充滿感情地誦讀詩歌;能默寫這兩首詩。

    4.《雨巷》:能品味“雨巷”、“丁香”、“油紙傘”、“籬墻”等意象;能概括全詩的意境;能品析“我”、“姑娘”這兩個形象及其象征意義;能結合背景分析詩歌的情感主題。

    5.《再別康橋》:能品味“云彩”、“金柳”、“艷影”、“柔波”、“青荇”、“天上虹”、“星輝”等意象及所營造的意境,感受流動的畫面美;能體會詩歌表現(xiàn)作者富于變化的情感。

    6.能對詩歌進行文本細讀:比較“我希望逢著”與“我希望飄過”、“輕輕的我走了”與“悄悄的我走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與“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的差異及在情感表達上的不同效果。

    發(fā)展要求

    1.能結合詩歌及課后習題,歸納“丁香”、“柳”、“云”、“青草”等傳統(tǒng)經(jīng)典意象的文化內涵。

    2.能結合兩首詩的意象和情感,分析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并能規(guī)范表述。

    3.能結合《雨巷》的意象,體會象征手法在詩歌中的運用;能結合“三美”理論,分析其在《再別康橋》中的表現(xiàn);能讀懂詩的語言。

    4.能對詩歌主題、情感做合理的多元解讀。

    5.拓展閱讀,進一步閱讀戴望舒、徐志摩的其它重要詩歌,感受新詩的特點及表現(xiàn)的時代精神。

    大堰河,我的保姆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這是詩人在獄中寫給乳母大堰河的一曲贊歌。詩作選取了大堰河的若干生活片段和一系列生活細節(jié),刻畫了大堰河的勤勞淳樸、善良無私的品質,多側面地展示了她豐富立體的個性,抒發(fā)了對大堰河真摯的懷念和熱情的贊美之情,表達了對勞動婦女的深切同情與對不合理世界的控訴、詛咒。作為抒情長詩,卻充滿大量的描述性意象和敘事性細節(jié),應將其作為鑒賞的重點。、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及人生經(jīng)歷。

    2.能讀準“菲”、“碾”、“虱”、“缽”、“簸箕”、“忸怩”、“屑”、“呵叱”、“詛咒”等字音。

    3.能理清這首詩的抒情脈絡,把握詩人感情變化的線索。

    4.能進行文本細讀,仔細品味、分析詩中大量的描述性意象,展開聯(lián)想、想象,把握大堰河這一豐富、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詩人的感情。

    5.能理解第2節(jié)、第11節(jié)中人稱變化在表達上的作用。

    6.能具體分析詩中的對比、反復、排比等手法,體會它們對于表現(xiàn)主題思想及詩人濃烈情感所起的作用。

    發(fā)展要求

    1.能把握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的差異,分析它們各自的特征和作用。

    2.能以詩歌中的精彩句式作仿句練習,訓練圍繞一個對象或主題,進行多角度、多層次描寫鋪排的能力。

    3.能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理解大堰河這個形象的當代意義;關注身邊的社會底層勞動者,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情感。

    4.拓展閱讀,課外自學艾青的其它重要詩歌,感受其作品風格和主要情感。

    教學建議

    1.指導學生把握詩歌誦讀的方法。要把詩歌的誦讀乃至背誦放在學習的首位。重點如節(jié)奏的劃分、抑揚的把握、緩急的處理、輕重的控制,教師應做示范,并結合具體詩歌加強誦讀訓練,讓學生習得詩歌誦讀方法,明確對情感的準確把握是讀好詩歌的前提。

    2.指導學生把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抓取詩詞中的重要意象,體會描述性意象的生動性,理解比喻性意象的象征性,并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理解它們與情感的關系;引導學生初步建立起由意象到意境,由手法到情感的解讀思路;引導學生深入感受、逐步歸納一些意象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特別是引導學生扣住“知人論世”,聯(lián)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和詩人的思想狀況來把握作品主旨。教學中,教師應適當補充這些背景資料,幫助學生學習。

    3.指導學生品味詩歌語言。“讀詩應知詩家語。”引導學生建立解讀詩歌語言的基本思維,注意把握詩歌語言的含蓄性、音樂性、形象性、跳躍性和超常性;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文本細讀,培養(yǎng)它們對語言的感受力。

    4.指導學生規(guī)范表述對詩詞的理解。教學中既要激活學生思維,進行多元解讀和個性化解讀,又要恰當?shù)匾?guī)范學生的理解角度和思路,防止過度解讀和誤讀,造成詩詞賞析的思維誤區(qū);要引導學生理解并積累解讀詩詞的名詞術語,在訓練中恰當使用專門術語。

    5.作為高中學習的第一個單元,也是第一個詩歌單元,建議根據(jù)高一學生的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研究性學習活動,對本單元的某些詩人或某類型詩歌進行探究性閱讀,指導學生積累詩歌多姿多彩的情感,豐富思想,陶冶情操,并嘗試寫詩歌評論或創(chuàng)作詩歌。舉辦詩歌朗誦比賽、名句背誦競賽、詩歌創(chuàng)作交流會等,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同時,還應合理應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意;提高學習效果。

    第二單元

    單元目標

    1.作為千古流傳的敘事名篇,這三篇課文有的記敘政治外交上的刀光劍影,有的記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體會作品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學生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吸取民族智慧;學會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探究、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

    2.兩篇歷史散文保存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量史料,又是我國敘事散文的源頭,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而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紀傳體歷史與文學的開創(chuàng)之作,影響深遠。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借助注釋與工具書,理解文章的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反復朗讀,悉心體會文言敘事的簡潔之美,欣賞和借鑒敘事的藝術。

    3.引導學生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與用法,在自主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學會提玄鉤要的讀書方法:概括要點,抓關鍵詞,概述文章敘事脈絡,綱舉目張,化繁為簡,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燭之武退秦師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這是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的事:秦、晉聯(lián)合攻打鄭國。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闡明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于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wèi)鄭國,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化解鄭國的亡國危機。

    在短小的故事敘述中,文章處處設伏筆與做照應;波瀾起伏,生動活潑;詳略得當,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表現(xiàn)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師的,以刻畫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只身說服君,解除國難,表現(xiàn)了他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編年體史書《左傳》的基本特點以及史學與文學價值。

    2.讀準“縋”“闕”等字音,掌握“共”“說”“知”通假字,了解古今單音詞雙音詞含義及特點;理解和掌握常用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梳理“而、焉、以、之”等文言虛詞,梳理文言句式,如賓語前置等。

    3.圍繞題目中“退”字,整體把握故事大意:退的背景——起因——過程——結果,用精簡的語言概括各部分內容要點。

    4.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一段,盡量直譯,字字落實。

    5.反復誦讀,力求背誦,體會《左傳》用精要文字敘述復雜曲折內容的精煉筆法。

    發(fā)展要求

    1.燭之武的說辭角度巧妙貼切,切入直擊要害,分析透徹精辟,有條有理,以“燭之武為什么要從退秦師來解圍困”為切入點,分析燭之武的說服藝術,探究其言辭背后的智慧、膽識與洞察力。

    2.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品析人物形象,欣賞《左傳》波瀾起伏、詳略得當?shù)臄⑹滤囆g與言簡義豐的語言之美。

    3.結合課文內容與課后練習中《東萊〈左傳〉博議》,以“也談天下之事中的利”為話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想。

    荊軻刺秦王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荊軻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6年,而秦統(tǒng)一六國的大勢已定。

    在《戰(zhàn)國策》的敘述中,故事的主人公是荊軻,故事的主線是“刺”,故事情節(jié)圍繞著這個“刺”字展開,行刺的緣起,行刺的準備,行刺的實施,曲折完整,波瀾起伏、驚心動魄。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移,人物的性格——忠義剛直、果敢機智的荊軻,急功近利的太子丹,豪爽慷慨的樊於期,外勇內怯的秦武陽,貪殘怯弱的秦王——也從其對話、神態(tài)、動作和場面描寫等多方面的刻畫中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現(xiàn)。

    《戰(zhàn)國策》語言流暢,寫人記事真切生動,敘事中蘊含著強烈情感,善于以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個性化的言行、傳神的形態(tài)和細節(jié)來描寫人物,這些在《荊軻刺秦王》一文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國別體史書《戰(zhàn)國策》的基本特點以及史學與文學價值。

    2.讀準“淬”“忤”“徵”“陛”“卒”“提”“創(chuàng)”“揕”“拊”等字音,掌握“涕”“幣”“窮困”“偏袒”“郎中”“提”等古今異義以及“顧”等字的一詞多義,梳理“乃、以、而、于”等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省略介詞賓語、省略介詞“于”、承前省略主語、定語后置等文言語法現(xiàn)象。

    3.圈點注批文中重要詞語、精彩句子和段落,摘抄積累;反復誦讀全文,背誦“易水訣別”一段,賞析其場面描寫情景交融的特點與效果。

    4.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荊軻廷刺秦王一段,盡量直譯,字字落實。

    5.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用四字短語概括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完整性與人物性格刻畫間的關系。

    發(fā)展要求

    1.重點品析。從故事完整敘述中,理解荊軻的性格特征,重點品析“廷刺秦王”一段的驚險場景與荊軻的沉著鎮(zhèn)定、英勇無畏,揣摩其“笑、罵”等詞的含義。

    2.反復誦讀陶潛詩《詠荊軻》,體會其情感傾向,搜集當時的歷史背景資料,以“荊軻的俠肝義膽”為話題,寫一個詳細提綱,在班上的辯論會上發(fā)言,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為,正確認識荊軻義薄云天、一諾千金、蹈死不顧的性格,學會辯證地分析歷史人物。

    3.將《燭之武退秦師》與《荊軻刺秦王》作出比較,從行為手段與行為目的異同的角度,對“荊軻其人其事”做出自己的評價。

    鴻門宴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鴻門宴”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內容是公元前206年12月,項羽在新豐鴻門舉行的一個藏有殺機的宴會!而欓T宴》描寫了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后,為爭奪天下而首次展開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斗爭。名為“宴會”,實為一場激烈的政治斗爭,是劉、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生動表現(xiàn),充分展示了劉、項矛盾的不可調和性,在生動的對比中,展示了斗爭雙方策略的高下優(yōu)劣,挑開漫長激烈的“楚漢相爭”的序幕,預示出勝負的必然結局。

    司馬遷以嫻熟的藝術技巧,展現(xiàn)了兩個政治集團間的具體矛盾:劉、項因爭奪關中王產(chǎn)生了不共戴天之仇,軍事力量處于劣勢的劉邦,宴會前,面臨大軍被擊潰的危機;宴會中,面臨可能遭受殺身之禍。但是內部團結的劉邦集團上下一心,隨機應變,終于轉危為安,變被動為主動,并向著他既定的政治目標跨出關鍵一步。故事情節(jié)圍繞這一線索循序展開,情節(jié)張弛有度,跌宕有致,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生動地刻畫了性格各異的人物群象,描繪了許多富有戲劇性的難忘場面,使《鴻門宴》具有很重要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與作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的文學常識,理解魯迅“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評價。

    2.讀準“饗”“卮”“戮”“玨”“噲”“眥”“啖”等字音,掌握“軍”“目”“間”“翼”“活”等詞的活用意義,梳理“于”“之”“為“與”“所以”等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梳理通假字、異體字,古今異義詞語,把握名詞作狀語、句子成分省略、賓語前置等特點。

    3.積累“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等名言警句。

    4.反復誦讀課文,口頭復述故事情節(jié),復述中把握矛盾沖突與人物個性。在整體把握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用四字短語給故事情節(jié)擬上小標題。

    5.選擇幾處細節(jié),體會其精練生動,繪聲繪色,寥寥幾筆則人物個性畢現(xiàn)的語言特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人物各自性格特點。

    6.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樊噲闖帳一段,做到翻譯準確。

    發(fā)展要求

    1.理解劉邦、項羽的性格特點,用自己的話,多角度解讀劉邦得以死里逃生的原因。

    2.理解司馬遷筆下項羽這一悲劇英雄形象,理解作者對項羽悲劇性格的揭示,學習知人論世地分析歷史人物,從劉邦勝、項羽敗的原因分析中,體會人物性格在政治軍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利用網(wǎng)絡的工具查資料,了解古代禮儀常識,探究鴻門宴上座次安排的文化常識及其變化所反映出的矛盾沖突與力量對比以及未來走向等豐富信息。

    4.查閱古漢語詞典、常用典故詞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等,梳理“鴻門宴”的詞義變化與在生活中的運用情況。

    5.結合課文內容,查閱《史記》中項羽的相關史料,以項羽在鴻門宴上不殺劉邦為切入點,以“一步與一生”為話題,寫一篇讀后感在課上交流。

    教學建議

    1.作為文言文教學,應把握文言文的特點,引導學生掌握本單元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與用法,把握人物性格,了解史傳散文《左傳》《戰(zhàn)國策》《史記》的特點和地位。

    2.作為歷史散文,應以讀文為主而兼顧讀史,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統(tǒng)一體。應有適當而有用的背景資料介紹:或作適當?shù)氖穼嵮a充,或用列表方式將課文中的有關注釋連成一體,并略作補充;或呈現(xiàn)歷史地圖,以使學生獲得明晰的史的觀念。

    3.加強閱讀指導。《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三篇文章,故事性強,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閱讀,學會提玄鉤要的讀書方法,概括要點,抓關鍵詞,概述文章敘事脈絡,綱舉目張,化繁為簡,如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在朗讀中培養(yǎng)文言語感以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指導學生在圈點批注中自己得出結論,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讀書習慣。

    4.加強寫作指導。三篇文章所選的人物,都形象鮮明、個性突出;對此可以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寫出自己的感受。

    5.注意拓展探究。指導學生以歷史文本和學生的知識積累為據(jù),既“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文的價值,汲取民族智慧”,又“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不能脫離文本與學生認知水平,做漫無邊際的探究。

    第三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三篇課文都是回憶性、紀念性寫人記事散文,作者均為文學大家。

    1.這些佳作或寫悲慘憂傷之事,表達憤怒悲悼之情,抒發(fā)深邃邈遠之思;或寫偉人名人之事,表達贊美頌揚之情,傳遞活潑幽默之趣。

    2.閱讀這些思想感情與人生哲理豐富深刻的佳作,揭示,可以使學生增長見聞,明辨是非,領悟時代精神和人生意義,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語感和寫作的啟示。

    3.教學中,既要指導學生學習品人,又要學習品文。品評人物,要以性格、品質為關注點,揣摩所寫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其個性、情操;注意人物性格中的時代因素,將對人物的分析,與對時代背景的分析相結合。品文,就是品賞文章(本單元是散文)的一般作法、特殊技巧和語言藝術,指導學生學會圈點批注加以揣摩、理解,并找出文中最能觸動心靈的亮點,體會作者在敘事與描寫中對人物的評價與或隱或顯的情感傾向。

    記記念劉和珍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這是一篇具有永久的價值和魅力傳統(tǒng)課文。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fā)生后,當時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紛紛撰文譴責,而對愛國青年、反動勢力和處于中間狀態(tài)的所謂“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徹的莫過于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

    文章以評述“三一八”慘案為中心內容。作者立場、觀點和態(tài)度非常鮮明,對段政府殺害愛國青年的暴行,他憤怒地控訴;對走狗文人下劣無恥的流言,他痛加斥責;對劉和珍等遇害青年,他無比沉痛地悼念!作者以師者的身份向他的學生奉獻著他的悲哀和尊敬,作者的深刻處在于:總結血的教訓,告誡愛國青年要注意斗爭方式,頌揚“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的勇毅,激勵人們“更奮然而前行”。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讀準“當”“詫”“喋”“憚”“攢”“殞”等字音;找生詞、難句,自己先試著理解,難以理解的詞句,可以相互討論。

    2.結合注釋,弄清“學者文人”“后死者”“逝者”“茍活到現(xiàn)在的我”“執(zhí)政府”“中國軍人”“無惡意的閑人”“有惡意的閑人”“茍活者”“真的猛士”以及“非人間”等語詞具體含義,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

    3.熟讀課文,認真閱讀注釋,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理清結構思路和感情發(fā)展脈絡,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一部分大意。

    4.有感情地誦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節(jié);復述劉和珍的事跡,用簡潔的語言梳理劉和珍行為事,概括其精神品質。

    4.局部探討課文,結合語境,體會富于韻味、警策精簡語句的深刻含義,并做出圈點批注,在同學中交流。

    5.學習課文敘事寫人技巧,提高記敘、議論、抒情三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寫作技能。

    發(fā)展要求

    1.許廣平曾說“《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淚,是用血淚寫出了心坎里的同聲一哭”,深入品析文中最能表現(xiàn)作者對慘案“悲憤”感情的語句,體會并探究作者對中國歷史與現(xiàn)實的深刻洞察力以及作為“后死者”的責任感。

    2.利用網(wǎng)絡資源等,或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搜集并研讀“三一八”慘案發(fā)生后當時正義人士的文章,深入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以“‘三一八’慘案中的‘真的猛士’”為題,寫一篇小故事。

    3.結合本文內容,在比較中深入體會魯迅剛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嫉惡如仇的精神、高度的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

    小狗包弟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巴金的散文集《隨想錄》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里程碑,《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傳世名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條可愛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慘遭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十年動亂瘋狂的慘無人道的現(xiàn)實,以及當時的人們普遍的命運窮困、人性扭曲的狀況,警示所有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那個年代,體現(xiàn)其認識價值。文章還描寫了小狗的悲慘遭遇留給作者心中永難磨滅的創(chuàng)痛,表達了深重的悲憫、歉疚和懺悔之情,其恒久的教育價值在于,作家巴金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顯示出一個正直成熟作家嚴于解剖自己、敢于說真話的勇氣和度量,進而感召與引發(fā)所有中國人對過去那個年代甚至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討和拷問,以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文章故事雖小,卻小中見大,處處透露出作家用真誠、良知感染讀者的為人為文的態(tài)度;語言質樸,處處蘊含著作家真摯、誠懇、深沉的感情。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通讀課文,勾出“文革”“專政隊”“半靠邊”“抄四舊”以及“三年困難時期”“十年浩劫”等時代特征詞語,結合相關注釋,并作適當補充,了解文革這一特定時代背景,理解作者以寫一條小狗來反映“文革”現(xiàn)實的獨特角度。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完整的故事鏈與起伏的情感線,揣摩作者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波瀾起伏的情感變化過程。

    3.反復誦讀課文,對簡潔又富于韻味的語句作圈點批注,品味其樸素自然、全無刀斧雕琢痕跡又頗具震撼力、穿透力的語言。

    4.體會文章敘事與抒情兼容的感染力。

    發(fā)展要求

    1.結合時代背景與全文內容體會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煎熬”一詞的豐富含義,進而體會作者“嚴于剖己”、“敢說真話”的勇氣和度量及其時代意義。

    2.研讀課后的材料,選取一個合適的話題,如 “小議‘我靠的是感情’”,“談‘身邊瑣事’的深廣內涵”,寫一點獨特的感想,與同學討論。

    3.文章以小見大,從細小事物中發(fā)現(xiàn)和展示社會變遷、大眾命運的痕跡,結合閱讀《隨想錄》中的其他篇章,探究并借鑒巴金這種不追求夸飾,不過分追求“技巧”,又講究無技巧的“技巧”的寫作特色。

    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這是一篇“大家寫大家”的散文佳作。文章題為記一次演講,看似記事,實則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xiàn)梁任公的一些特點,并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作者學生時代分三次聽完的一個長篇演講,要回憶敘述的內容應該是相當豐富的,而作者只是擷取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精彩紛呈,對老師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敘述描寫中。

    選材講究。寫片段的記憶、片段的印象,如同攝像,只選取幾個精彩的鏡頭,進行細節(jié)描寫,集中表現(xiàn)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jié)的全面、完整、連續(xù),重在表現(xiàn)人物精神風貌。

    語言簡練傳神。將簡練與傳神良好地結合,是梁實秋散文語言運用的主要特色。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文學常識(梁啟超、梁實秋),從大家寫大家中,感受大家的人格魅力與大家散文的文字魅力。

    2.通讀課文,抓住描寫梁任公形貌、表情、聲音、動作以及氣質特點、講稿特點等語句,對其精彩生動的描寫做圈點批注,在課堂上作交流。

    3.把握并概括梁任公的形象特征:才華橫溢,博聞強記,修養(yǎng)良好,開朗直爽,認真細致,風趣幽默,謙遜而自負,穩(wěn)健而瀟灑。

    4.作者對老師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敘述描寫中,通過反復誦讀與必要的分析,體會作者的敬仰之情、欣賞之情、贊美之情。

    發(fā)展要求

    1.搜集并研讀相關資料,結合課文內容,探究文中《箜篌引》所傳遞的梁任公的情感傾向與價值追求。

    2.文章由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片段的記憶與印象,如同幾個精彩簡潔的鏡頭,使人物神形兼?zhèn)洌?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picsnote.com" class="wordstyle">學習并運用這種取材構思法。

    3.研讀課后練習所引梁實秋寫作理論要點,綜合探究所學三篇散文作品,領悟并學習散文大家文章“深刻”“遠大”“高雅”“精簡”的特點,樹立正確的作文觀。

    教學建議

    1.利用注釋與適當做些補充。三篇課文有兩篇都涉及到特定的時代背景,增加了理解難度,尤其是《記念劉和珍君》語言精辟卻難懂,思想厚重卻難以把握,應指導學生細讀相關注釋,教師再做適當補充。

    2.指導學生掌握“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作為傳統(tǒng)語文教學最有效的閱讀經(jīng)驗之一的圈點批注法,可細分為圈點和批注;教學中可以將圈點批注與抓住細節(jié)、品評亮點、品味語言、體察傾向結合起來進行,也可以將圈點批注與仿寫結合起來練習。

    3.指導學生探究性閱讀。教師要鼓勵學生“注重個性化的閱讀”,注重學生個性化思考,“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三篇課文描述了一個個有個性有內涵的人物,閱讀鑒賞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選準較獨到的角度,通過較有力度的思考,把分析課文、分析人物,當做分析和評判社會現(xiàn)象、社會本質和人的本性的一種嘗試,也當作展示、發(fā)揮個性化見解的機會。

    4、注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導引。這三篇課文都是有著崇高思想境界和豐富人文價值的散文作品,魯迅剛正不阿的品格與強烈的責任感,巴金真誠的悲憫情懷和懺悔精神,梁實秋尊師重道的拳拳之心,均是課文體現(xiàn)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取向。在指導學生品人與品文時,將這些崇高、神圣的精神作為養(yǎng)料,內化為他們自己的東西,以到達在心靈體驗中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導引的目的。

    第四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學習新聞和報告文學,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選取了頗具代表性的兩篇新聞特寫、一篇通訊和一篇報告文學。要重點引導學生“去粗取精,博觀約取”,學會新聞的閱讀與寫作。教學本單元應把握好以下目標:

    1.掌握“新聞”的基本結構及主要特征;了解“新聞特寫”、“通訊”與“報告文學”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指導學生閱讀新聞的基本方法;注意辨析新聞材料中的“背景材料”、“新聞事實”和“作者評價”,在此基礎上,快速提取新聞要點。

    3.賞析本單元所選新聞的獨特之處,感受新聞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提高學生對新聞及報告文學這兩類文體的鑒賞能力。

    4.引導學生在閱讀新聞中,增強關注社會、關注時事的意識,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能嘗試寫作短小的新聞報道。

    短新聞兩篇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別了,不列顛尼亞》

    這是在眾多關于香港回歸的報道中,最新穎別致、獨辟蹊徑的一篇新聞作品。作者沒有寫交接儀式現(xiàn)場多么莊嚴,也沒有寫歡慶回歸的人們多么激動,而是選取了英方撤離這一角度,將末代港督乘坐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這一當下事件,與香港百年殖民地的歷史事實結合起來,使香港回歸的報道更細膩,更豐厚,更具歷史縱深感。本文突出使用了對比的寫法,用歷史今昔的對比、中英雙方活動的對比,表現(xiàn)香港回歸的重大意義,含蓄鞭撻了殖民主義者,表達了中國人民的自豪振奮之情。學習時要充分注意。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這是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獎項普利策新聞獎的作品。它“著眼細節(jié),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表達了作者在這一獨特環(huán)境中的見聞感受。他發(fā)現(xiàn)了平靜之下的風暴,感受到罪惡與善良的對立,“突破新聞‘零度寫作’原則”,“在恐怖與快樂、戰(zhàn)爭與和平、歷史與現(xiàn)實的反差中,它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它充分表現(xiàn)了一個新聞記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為新聞史不朽的名篇”。 學習時應結合這一獨特性感受作者深沉的情感。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掌握新聞的基本知識:基本結構包括標題、導語和主體;咎攸c是簡潔、客觀、及時。

    2.了解香港歷史及回歸背景;了解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相關情況。

    3.讀準“紫荊”、“婆娑”、“噩夢”、“嬉笑”、“撰寫”、“雛菊”、“窒息”等字音。

    4.《別了,不列顛尼亞》能從原文篩選相關信息,按照“導語”、“主體”的格式梳理新聞的基本事件;能區(qū)分新聞事實、背景材料和主觀評價;能對新聞中的描寫和背景材料的作用做分析;能賞析標題及文中“日落儀式”、“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等含義豐厚的詞句;能找出文中的對比并分析其作用。

    5.《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能勾畫篩選人們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時表情變化的句子;能理解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明確這是用人們的感情變化來側面烘托集中營的恐怖;能篩選出細節(jié)描寫的句子,如“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等,體會它們飽含的情感;能分析文章中對照和反襯手法的運用,并準確把握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能深入理解“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背后所具有的東西。

    發(fā)展要求

    1.對比其他典范的新聞報道,能把握“背景材料”“新聞事實”之間的關系,能分析這兩篇新聞在寫法上的獨特之處。

    2.拓展閱讀有關香港歷史的資料,觀看香港回歸的視頻。就香港回歸談談看法,寫一篇隨筆。

    3.拓展閱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史料,就今天的人們應該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寫一篇隨筆。

    4.能根據(jù)當前發(fā)生的社會重大事件或校園里的重要事件,正確運用“背景材料”“新聞事實”寫一篇規(guī)范的新聞報道。

    5.能體會新聞的精神,培養(yǎng)關注社會、尊重事實的精神,提高理性分析事件、明辨是非的能力。

    包包身工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這是作者在1935年,經(jīng)過幾個月的實地調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后寫的一篇報告文學。通過對包身工一天生活遭遇的描寫,概括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控訴了帝國主義勾結封建勢力壓榨、虐待中國工人的罪行,表達了作者對包身工悲慘生活的深切同情與關注,并指出了黑暗必將過去,光明必將來臨的歷史趨勢。文章以記敘為主,兼用說明、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學習時可以此作為切入點。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知識。

    2.注意“吆喝”、“呵欠”、“骷髏”、“蠕動”、“拎”、“船舷”、“諂媚”、“簿子”、“秈米”、“萵苣”、“揩”、“蹣跚”、“惺忪”、“錠子”等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3.能理解文中運用了反語、比喻修辭的詞句。如“慈祥的老板”、“難得的佳肴”、“灌裝了的勞動力”等。能理解語意含蓄的句子。如“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等。能理解細節(jié)描寫及其作用。

    4.能以時間線索梳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能體會和概括“包身工”的生存狀況;能體會和概括作者的情感思想。

    發(fā)展要求

    1.能從“點”與“面”的角度分析作者剪裁的技巧。

    2.能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角度分析作者寫人敘事的技巧。

    3.能把握本文在“背景材料”“新聞事實”的之間是怎樣有機會給,相得益彰的。

    4.能抓住現(xiàn)代企業(yè)中某些不合理現(xiàn)象或小煤窯、黑作坊中工人的生存狀況,結合《包身工》現(xiàn)象進行比較,談談二者的區(qū)別,寫一篇隨筆。

    飛飛向太空的航程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本文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和翔實的材料,用充滿自信的筆調,敘述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的壯觀場面和中國的航天人為了圓中華民族的飛天夢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熱情謳歌了為飛天夢作出貢獻的富于智慧與創(chuàng)造的中國人。文章結構清晰,是一篇典范的新聞報道,可作為閱讀和寫作新聞的范本。學習時可以此為側重。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能讀準“橘”、“翌”、“橫亙”、“醞釀”等字音;能辨析“實驗”與“試驗”、“披露”與“透露”、“保障”與“保證”、“震動”與“振動”、“通信”與“通訊”近義詞語;能理解標題“飛向太空的航程”的含義。

    2.能篩選文中有關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歷程的信息,并分析在新聞報道中,這些內容的作用。

    3.能劃分文章結構,明確導語、主體和結尾,體會新聞的規(guī)范性。

    4.能勾畫文中運用議論、抒情寫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明確新聞語言也可以寫得富有詩意,充滿感情。

    發(fā)展要求

    1.學生課外搜集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資料,編一份“簡明中國航天事業(yè)大事記”,用作交流。

    2.總結復習新聞的相關知識,能準確閱讀新聞并熟練寫作新聞。

    3.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培養(yǎng)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教學建議

    1.指導學生掌握新聞及報告文學的相關知識,并結合具體文章加深認識和理解。

    2.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新聞的基本方法。從新聞的一般寫法、一般結構入手,迅速抓取有效信息;但也要結合本單元的文章,指導學生閱讀比較特殊的新聞,既要了解新聞事實本身,還要深入了解與其相關的背景材料,明確文中這類材料的作用,感受作者的主觀評價。

    3.教學中的訓練可以與高考中的對應考點結合起來。如:可以進行“一句話新聞”的概括訓練,“關鍵詞”的提取訓練,“壓縮語段”的訓練,按要求篩選信息的訓練等等。

    4.應將學習與應用結合起來,指導學生進行新聞寫作訓練。能根據(jù)身邊的重要事件寫成規(guī)范的新聞,并恰當?shù)丶由献约旱脑u價。學會用記者的視角審視社會中的重要事件。

    5.應將情感熏陶貫穿新聞教學始終!靶侣劜皇菬o情物,字字句句總關情!币龑W生感受新聞事件本身的情感因素,比如香港回歸、“神五”飛天中飽含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奧斯維辛中無法忘懷的戰(zhàn)爭的罪惡和對和平的珍愛等等;要引導學生體會記者在觀察、記錄、審視、評說新聞時的態(tài)度,感受他們作為新聞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思考生活、追問真相、追求真理的精神。

    表達與交流

    單元目標

    語文必修一“表達交流”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內容的角度訓練記敘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園丁贊歌  記敘要選好角度,人性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黃河九曲  寫事有點波瀾?谡Z交際專題為朗誦。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是對課程目標“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具體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培養(yǎng)敏感的心靈;

    2.能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懂得我們寫作時,常常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原因是缺乏對生活的敏感。

    2.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美好的能觸動我們心靈的場景、微笑、話語等。

    3.能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梢詮娜缦路矫嫒胧郑喊l(fā)掘感動點;提煉素材;整體構思。

    發(fā)展要求

    從家庭、學校、社會、大自然構成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以及父子之間、鄰里之間、師生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中回憶,激發(fā)對生活的敏感,從而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

     記敘要選好角度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記敘要選好角度》是對課程目標“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的具體落實。本課內容要點:1.回憶師生情宜,發(fā)揚尊師傳統(tǒng)。2.記敘能選好角度。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理解尊師是文明的傳統(tǒng),尊師的實質是對知識的尊重,對師德的尊重。

    2.了解記敘的角度有幾種情況: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3.理解不同人稱寫作的特點。第一人稱是人物自述;第二人稱面對寫作對象;第三人稱可以是全知視角,可以是半知視角。

    發(fā)展要求

    1.理解采用不同人稱寫作的表達效果。第一人稱親切、有真實感;第二人稱面對面的交談,真切感人;第三人稱是旁觀者。全知視角可以敘述人物心理,半知視角不敘述人物心理。

    2.能針對具體的寫作內容及寫作目的,恰當?shù)倪x擇敘述角度。

     寫人要凸顯個性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寫人要凸顯個性》是對課程目標“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表達實踐中發(fā)展形象思維”的具體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發(fā)現(xiàn)、感受并肯定美好人性。

    2.發(fā)展形象思維,寫人凸顯人物個性。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感受人性的“真善美”。

    2.寫人突出人物個性:通過能表現(xiàn)個性的事寫人;寫事要有點有面,有詳(具體)有略(概括),寫“話”要個性化,心理描寫要真實。

    發(fā)展要求

    善于通過個性化的語言、肖像、動作、心理等繪聲繪色地凸現(xiàn)人物個性,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寫事要有點波瀾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寫事要有點波瀾》這是對課程標目“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對社會的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及“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的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事物是復雜的,復雜、變化、曲折也是一種美。

    2.寫事物要體現(xiàn)美,需要寫出事物的波瀾。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讓學生認識社會的復雜性:多面與多變;多面可能是人物性格的多面,多變可能是事物的不斷變化及人間禍福、悲喜的辯證。

    發(fā)展要求

    1.用懸念、抑揚、意外等技巧來寫出敘事文章的波瀾。懸念是逗引讀者好奇心的一種手法——先把讀者的好奇心逗引起來,當讀者很想進一步了解的時候,卻突然剎住,不告訴讀者,再轉換話頭講別的。抑揚,是指寫人寫事時,先寫不好的方面,然后再寫出好的方面,突然給讀者造成心理上的沖擊;意外,就是讓讀者造成判斷上的失誤,一旦真相明白,便會心頭一震、印象深刻。

    2.用巧合、張弛、虛實等制造敘事的波瀾。

    朗朗誦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朗誦》是對課程目標“朗誦文學作品,能準確把握作品內容,傳達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感情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的具體實施。

    本課內容要點:

    1.朗誦要準確把握作品內容。

    2.朗誦要傳達思想內涵和感情傾向。

    3.朗誦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明確朗誦的意義。朗誦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朗誦有利于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培養(yǎng)語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朗誦,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和語言文字的音韻美。

    2.朗誦時讀準字音,理解作品中詞語、句子的含義,不囫圇吞棗,望文生義。

    發(fā)展要求

    1.了解朗誦的特點:文學性、藝術性和表演性。文學性表現(xiàn)在朗誦的內容一般都是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非文學性作品也因朗誦而偏向于表現(xiàn)個人感情而帶上文學色彩。藝術性是說朗誦是一種比較精細、高級的有聲語言藝術。表演性是指朗誦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表演才能。

    2.朗誦時能準確把握作品的背景、主旨,弄懂作品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基調。

    3.能運用停頓、重音、語速、語調、節(jié)奏和體態(tài)語等表現(xiàn)手法,準確地表達作品的內容。

    4.能反思自己在朗誦方面的長處和短處,能想辦法揚長補短。

    教學建議

    1.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可以有兩條路走。第一條路為常規(guī)之路,第二條路為創(chuàng)新之路。

    第一條路:(1)學生自讀“話題探討”勾畫出自認為重要的信息;(2)小組(8人)內交談,回憶曾使自己感動的往事;(3)班級交流:各小組選派一代表上講臺口頭講述,師生可做點評;(4)學生獨立作文。這樣的課也可以出彩,但最后也容易落入平庸,不容易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因為,小學、初中階段可能就有類似的記一件感人的事的作文,而在高中的寫作,還是記感人的事,基本上毫無新知識,這樣會給學生留下一種重復學習的印象。

    第二條路:(1)學生自讀“話題探討”前三段,勾畫出自己認為重要的信息;(2)老師講明,最能使人心靈敏感的是“人世悲情”;(3)教師聯(lián)系第一單元詩歌內容,與學生一道挖掘出詩中的悲情因素,體會詩人的悲憫情懷;(4)教師與學生一道,再掃描“心音共鳴”教材內容中所有楷體字材料中的悲情因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悲憫情懷;(5)提示學生周記中的動人文章中的悲情因素;(6)教師朗讀自己的含有悲情因素的作品,鼓勵學生以對話(書信)方式寫作周記(課外練筆),在克服人際冷漠之悲的同時,發(fā)現(xiàn)更為廣泛的人世悲情,從而培養(yǎng)寫作者必備的悲憫情懷。這條路是以培養(yǎng)悲憫情懷為主旨的。這樣就把“心音共鳴”具體化、深刻化了。

    2.記敘的角度選擇,要讓學生明白,不同的人稱有不同的寫作態(tài)度:第一人稱是自我交待、坦誠、公開的態(tài)度;第二人稱是親密、親切、熱情(包括熱情的批評)的對話態(tài)度;第三人稱強調一種冷靜、客觀、理性的態(tài)度。在一篇文章里,出于抒情的需要,也可以三人稱與二人稱轉換,如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節(jié)是第三人稱,第二節(jié)倒二行開始用二人稱“你”稱呼大堰河,第七節(jié)又轉為第三人稱,用“她”稱呼大堰河。教師可以用課文的例子,來說明人稱的選擇與表達效果。還可以說明,書信的寫作,就是第二人稱的視角,就是直接與對象面對面交談,把對象稱呼為“你”。

    3.寫人性之美,建議讓學生從親人及周圍人群中發(fā)現(xiàn)人性的光輝,這樣或許可以稍稍避免假、大、空之弊。

    4.要寫出事情的波瀾曲折之美,有幾點需要注意:

    (1)懸念、抑揚、意外、巧合、張弛、虛實等藝術未必一次寫作全都用上。作為寫作課堂教學,首先讓學生明白、理解這些手法,至于具體寫作,需要靈活選擇運用這些手法,以達到波瀾曲折的效果。(2)教師對虛實等手法,還可以具體說明,如現(xiàn)實與夢幻、寫實與想像等,也是虛實。(3)應該而且必須允許寫作者虛構,否則只是寫實,就很難實踐本課程提出的藝術手法。

    5.朗誦實踐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教師可根據(jù)校情班情進行選擇取舍:

    (1)結合第一單元現(xiàn)代詩歌教學,有意識地訓練朗誦,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體味其思想感情。(2)組織一次“模擬招聘會”。由學生份演考官,招聘中學生節(jié)目的業(yè)余主持人。(3)現(xiàn)代詩歌朗誦。每位同學選一首最喜歡的詩歌,先小組內朗誦,然后推選代表到講臺朗誦。(4)古詩文朗誦。朗誦時注意把握作品感情基調和文體特點,展開想象,加深體會,讀出韻律美。(5)現(xiàn)代散文朗誦。(6)新聞播報——播報不同題材的新聞;把新聞通訊變?yōu)樽约旱目陬^講述;把篇幅較長的通訊或報告文學改編成“新聞故事”。(7)作品發(fā)表會。這是朗誦寫作者的個人作品。前提是,學生要有課外練筆。具體操作是,先組內(8人一組)分別朗誦自己的作品,并推選一名代表到班級講臺上朗誦。這樣做的好處是,把寫作與發(fā)表聯(lián)系起來,以朗誦(發(fā)表)促寫作,為學生課外練筆做動力支持。這樣的作品發(fā)表會,或許每隔一周進行一次為宜。理由是,學生作為寫作者,其寫作的動力,需要不斷地、持續(xù)地激發(fā)。這也是把課外練筆實施為:寫作課外化,發(fā)表課內化,以發(fā)表促寫作。在發(fā)表的時候,要逐步、漸進地提高朗誦的要求,最后以期寫作與朗誦較為完美的結合。

     

     

     

     

     

     

     

     

     

    梳理探究

    單元目標

    本單元是必修模塊中第一個“梳理探究”單元,包括三個專題。即“優(yōu)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lián)”、“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教學本單元應把握好以下目標:

    1.引導學生走進漢語言文字的叢林,積累豐厚的有關漢字、對聯(lián)、新詞新語知識。本單元三個專題視域寬廣,探究內容豐富。既有文字的內容,又有語言的內容,從古漢字到最新流行的詞語,均能極好地體現(xiàn)語文性的特點。

    2.引導學生通過專題梳理,感受文字、語言背后的深厚文化。漢字漢語與文化緊密相連,在多姿多彩的語料之中,蘊含深厚的文化。要通過學習,從分析揣摩語言文字入手,進而上升到領悟文化意蘊的境界。

    3.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增添審美情趣。引導學生學會欣賞漢字之美,對聯(lián)之巧,以及當代漢語之新。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熱愛,增強他們的語文學習趣味。

    4.通過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學生能在教師引導、示范下,學會資料搜集整理,進行歸納分析,實施專題探究。初步形成研究學習的方法,提升研究學習的能力。

    優(yōu)美的漢字

    內容標準

    專題活動要點

    漢字既古老又年輕。它是至今仍被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承載了華夏文化的歷史長河;它又是充滿活力的文字,在今天的現(xiàn)代生活中,煥發(fā)無窮的魅力。本專題包括“漢字的起源”、“漢字的形體”、“漢字的構成”、“漢字文化”四部分,從產(chǎn)生、演變、構成、意蘊等諸方面對古老的漢字進行了介紹。既有漢字基本知識的梳理,又有漢字文化豐富內涵的解讀,還有漢字的有趣有味的運用實踐。學習時要以積累常識、自主理解品味為主。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漢字的起源,結合“倉頡造字”的傳說,展開美好的想象;明確漢字起源于漢民族祖先長期的生活、勞動等社會實踐;能依據(jù)“象形”的造字法辨認一些簡單的象形字。

    2.掌握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圖畫(遠古)——甲骨文(商代)——金文(商后及西周)——大篆(西周晚期)——小篆(春秋戰(zhàn)國晚期秦統(tǒng)一)——隸書(兩漢)——草書(成于漢)——行書(東漢后期)——楷書(成于漢魏,行于南北朝,使用至今);能辨識不同的字體。

    3.掌握“六書”,并能辨識會意字和形聲字。

    4.體會漢字文化。能從“山”、“水”等象形字體會漢字的形象美;能從“婚”、“王”等字體會漢字的生活美。

    發(fā)展要求

    1.欣賞歷代著名的書法作品,辨識字體,感受書法之美。

    2.能個性化地解讀一些有意思的漢字。體會漢字的趣味和豐富文化內涵,感受其中的真情、哲理、妙趣和詩意。如:“盼:每一分鐘都在眺望 目光穿透了千山萬水!薄皻w:思鄉(xiāng)的心太迫切 山都望倒了。”“銹:黃金學會了作秀 就變了一堆廢鐵!薄胺颍焊矣诖唐魄嗵 就會成為大丈夫 立地頂天!薄翱ǎ赫骐y受 不能上不能下!薄盃q:火樂了 激情四射地歌舞!钡鹊。 

    3.搜集與某些漢字相關的成語、典故、傳說等,開展研究性學習,寫一篇“趣話漢字”的小論文。

    4.了解當今漢語的處境,明確當前漢語的危機。增強熱愛漢語、正確使用漢語的意識。

    奇妙的對聯(lián)

    內容標準

    專題活動要點

    對聯(lián)是一種古老的文學體裁和藝術品種。其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謂包羅萬象,雅俗共賞,博大精深。本專題包括“對聯(lián)常識”、“對聯(lián)欣賞”、“對聯(lián)作法”三部分。介紹了對聯(lián)的基本知識,列舉了各種有趣的對聯(lián),并簡要介紹了對聯(lián)的寫法。學習時要以理解對聯(lián)特點、欣賞對聯(lián)妙趣、進行對聯(lián)寫作實踐為主。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準確掌握對聯(lián)的基本知識。對聯(lián)的基本特征是對仗,要求上下聯(lián)字數(shù)相等、詞性一致、結構相同、內容相關、仄起平收。

    2.欣賞對聯(lián),能理解對聯(lián)的含義,判斷對聯(lián)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對聯(lián)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夸張、借代、反復、排比、比擬、拆字等。

    3.能判斷涉及中學語文教材內容的對聯(lián)的所指對象,并理解其妙處。

    4.能根據(jù)對聯(lián)的基本要求,對一些簡單的對聯(lián)。

    發(fā)展要求

    1.拓展閱讀、欣賞歷代名聯(lián)和一些特別的對聯(lián),感受對聯(lián)中所包蘊的語文因素和文化味道。

    2.搜集現(xiàn)代生活的優(yōu)秀對聯(lián),如行業(yè)聯(lián)、節(jié)慶聯(lián)。研究對聯(lián)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感受對聯(lián)的恒久生命力。

    3.能創(chuàng)作對聯(lián)。如:以校園生活、學科特性、教室布置等為素材,自創(chuàng)一些較好的對聯(lián)。

    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

    內容標準

    專題活動要點

    當代社會生活的變化、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某些文化的流行使得新詞語大量出現(xiàn)與迅速傳播。

    “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是探究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從新詞新語的視角,觀察認識現(xiàn)代生活,感悟語言的發(fā)展變化以及深層次的文化蘊涵。

    1、了解新詞語產(chǎn)生的原因和規(guī)律,培養(yǎng)在生活中關注語言的意識,提高語言感悟力和判斷力;

    2、學會從語言與生活的關系中,探究新詞新語產(chǎn)生的特點和規(guī)律以及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感知生活變遷;

    3、以新詞語為切入點,學習深層次透視和理性思考當代流行文化的分析方法。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通過“搜集”“整理”“分類”“注解”新詞語以及“編詞典”“交流”和“評比”方式“走近新詞新語”,獲得直接感受,初步了解漢語詞匯處在不斷生成與豐富的過程中。

    2、通過某些詞語的由“冷”變“熱”或由“熱”變“冷”的比較,感知并理解漢語詞匯不僅在產(chǎn)生新詞,而且也在不斷地淘汰舊詞,以認識語言發(fā)展中詞語自身選擇和優(yōu)化以及追求簡明、不斷選優(yōu)、本民族化(本土化)等規(guī)律。

    發(fā)展要求

    1、通過縮略詞“課改”,外來詞“克隆”以及“漫游”等典型新詞新語的產(chǎn)生和在生活中的使用情況,探知新詞語產(chǎn)生的途徑。

    2、選擇比較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新詞新語,引導學生自主開展活動,探究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的關系,在探究中認識到社會生活、科學技術、生活觀念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在詞語中的反映。

    3、以小組為單位,搜集現(xiàn)在流行的新詞,并且探究它們來自哪里,流行范圍有多大,反映出什么文化現(xiàn)象,在歸納與概括中進一步探討新詞新語的大量出現(xiàn)、迅速傳播與當代社會生活的變化、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某些文化的流行之間的密切關系。

    教學建議

    1.指導學生準確積累本單元三個專題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識?梢圆扇√羁、抽背等形式予以落實。

    2.利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提高專題探究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如對漢字字體的展示,字體的演變,可借助動畫,給學生生動的直觀感受。

    3.教師教學前要圍繞漢字趣解、奇妙對聯(lián)、新詞新語搜集豐富的資料,以此指導學生的欣賞和創(chuàng)作。要力求把本單元的三個專題都教出趣味,讓學生學出興趣,讓他們深切感受到漢語言的多姿多彩、豐富鮮活、深厚博大。

    4.教學中可以適當把“漢字”、“對聯(lián)”、“新詞新語”結合起來,將書法融入教學。如讓學生用不同字體書寫自己創(chuàng)作的對聯(lián)等。引導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相通性。

    5.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活動。如:書法比賽活動,象形字“識字”大賽,猜謎語比賽,對對子比賽,流行詞語大比拼等。

    6.梳理探究中不要過多進行語言學的理論解說。注重三個結合:同文言文語詞的一些語言現(xiàn)象,如“古今異義”“詞義的縮小或擴大”的結合;與學生動的現(xiàn)實生活言語行為結合;同典型的、新穎的言語例子結合。

    7.新詞選例既要注意從《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五版收錄的新詞以及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中選取,又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網(wǎng)絡語言切入;處理好典型性與權威性、大眾性與小眾性、流行性與穩(wěn)定性之間以及教師收集新詞的示范性與學生收集的自主性、隨意性的等關系。

    8.注重“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適當向課外延伸,加強生活與語言的聯(lián)系,通過本單元的梳理探究,教師要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進行探究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名著導讀

    《論語》《大衛(wèi)·科波菲爾》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論語》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談話錄。

    2.了解《論語》的內容和主要觀點。

    3.了解孔子是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4.了解儒家學派的主要思想。

    5.《論語》中有許多格言,你覺得哪幾句對你的啟發(fā)最大?

    發(fā)展要求

    1.梁漱溟說:儒學不是一種學說,而是一種生活。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2.宋朝趙普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你認可這句話嗎?

    3.任何思想與學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都會有局限性。請你結合具體內容說說《論語》的精華與局限。

    4.北京師范大學于丹在百家講壇講《〈論語〉心得》和《〈論語〉感悟》,認為“《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過溫暖樸素的生活”。你同意嗎?

    教學建議

    1.教學時,可由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引入。

    2.可結合《侍坐》等篇目,讓學生了解孔子并不是一個枯燥說理的老頭,而是一個有豐富的人生體驗,富有感情的人。

    3.推薦學生閱讀謝謙的《儒家思想與現(xiàn)代生活》。

    4.可組織學生討論對時下的讀經(jīng)熱看法。

    5.可開展比較閱讀。如孔子與蘇格拉底比較,孔子的《論語》與蘇格拉底的《談話錄》的比較。品味中外哲人的異同。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狄更斯是唯一可與莎士比亞比肩的隱喻作家。

    2.了解《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形象。

    3.了解《大衛(wèi)·科波菲爾》是一部班自傳體的成長小說。

    4.閱讀小說,體會佩葛蒂、密考伯、姨婆在大衛(wèi)·科波菲爾成長中的幫助。

    發(fā)展要求

    1.為什么說《《大衛(wèi)·科波菲爾》》不是生活實錄而是藝術創(chuàng)造。

    2.在世界各國文學中,擁有眾多讀者的通俗小說家很多,但為什么只有其中少數(shù)可以成為經(jīng)得起歷史汰選的經(jīng)典作家。試舉例說明。

    3.狄更斯在他的另一部名作《雙城記》的開篇有這樣一段極其經(jīng)典的話:“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也是一個愚昧的年代……”請結合現(xiàn)實,談談你的理解。

    教學建議

    1.課前課向學生介紹狄更斯的代表作及其文學成就。

    2.教學重點是知道學生讀原著,把握情節(jié)、分析人物,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大衛(wèi)·科波菲爾》是成長小說,可與《約翰·克里斯多夫》《城南舊事》《呼蘭河傳》《漂泊者蕭紅》等類似作品對比閱讀。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課程語文教學基本要求

    必修二

    第一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學習寫景狀物散文。三篇散文名篇的共同特點,一是寫景精美,情味濃厚。盡管各篇課文情感的表達方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但都情景交融。二是意蘊深。這些課文不僅展現(xiàn)了景之美情之濃,而且蘊含著豐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發(fā)讀者對自然、人生、社會的多方面思考。三是語言美。盡管各類散文都講究語言美,但寫景狀物散文對語言美的要求更高,這些散文將語言美發(fā)揮到了很高的境界!逗商猎律穼懢吧鷦蛹毮,意境優(yōu)美,月下荷塘的美麗境色中傳遞了渴望自由的內心體驗;《故都的秋》也寫景狀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濃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懷、志趣、性格洋溢在字里行間。《囚綠記》寫景狀物新穎獨特,含蓄蘊藉,寫出了景物的“靈性”。教學中要落實以下目標:

       一、領略景物之美。在寫景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寫能充分地顯示出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力和語言才華。這些作品帶著荷的清香、雨的氣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像一幅幅清新優(yōu)美的畫卷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要從中領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二、體會情感之美。寫景狀物散文基本上都是抒情的,景為情而設,情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所以要特別注意讓學生帶著感情讀課文,將自己的感情調適到最飽滿最充沛的狀態(tài);其次要專注于查尋作者的感情基調、感情線索、感情發(fā)展變化等,要把這些課文當“情文”來讀。

    三、品味語言之美。散文語言是藝術化的語言。中學生學習散文,品味語言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他們透過優(yōu)美的語言在心中獲得有關景物的生動形象,獲得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體會和對課文美的感知。品味語言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朗讀,朗讀本單元的課文要有充沛的感情,讀出語句的節(jié)奏,讀得抑揚頓挫。

    四、讀寫結合訓練。將寫作目標、寫作要求引進散文鑒賞教學,既有助于提高散文鑒賞水平,又有助于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散文教學的讀寫結合可以有多種方式,如鑒賞散文作品的寫作技法,獲得寫作的啟示;學過課文后“趁熱打鐵”,讓學生動手寫小散文,哪怕寫片段也行;挑出課文中優(yōu)美雋永的語句加以品味,再進行仿寫;指導學生寫課文賞析文章等等,起初要求不宜過高,只要能寫成文章,表達一點個人感想就可以了。

    荷塘月色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在于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優(yōu)雅、朦朧、幽靜之美。第四、五段最能體現(xiàn)這種美。

    文章開篇便是“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以下處處關聯(lián)這種不寧靜的心緒,淡淡的憂愁情緒籠罩了全文。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復雜的,與“淡淡的憂愁”相伴隨的,還有“淡淡的喜悅”。 憂愁與喜悅是相伴共生的:處憂愁之中而向往喜悅,處喜悅之中而受憂愁的牽掣。

    關于本文的主題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歷來有多種不同的理解。允許學生有個性的解讀。

    朱自清的散文語言一貫有樸素的美,本文語言樸素典雅,準確生動,貯滿詩意。作者不用濃墨重彩,畫的是淡墨水彩。適當?shù)剡\用一些有色彩的詞語,但更多地是運用比喻,啟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使畫面的色彩淡中有濃。用了三十多個疊字,不但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有一種音韻美。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讀準字音,理解詞義;進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背誦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

    2. 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著重體會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品味月下荷塘的清幽、朦朧、恬靜之美。

    3. 分析作者的情緒隨著景物的轉換而發(fā)生的變化,體會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悅之情。

    發(fā)展要求

    1.深入探討作者“心里頗不寧靜”的復雜原因,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2.把握語言特色,品味語言之美。比喻、同感等手法的運用,疊音詞的運用,精心選用的動詞,要細細分析。

    3. 披情入景,品鑒多角度描寫的荷塘月色,體會文章回環(huán)婉曲之美。①按觀察角度,由近及遠,由上而下;②抓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結合。③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④抓實虛結合。⑤抓圓形結構。

    4、了解有關朱自清散文的評論,鼓勵學生針對這些不同說法發(fā)表個人看法。

    故都的秋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著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fā)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憂郁、孤獨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時,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時代性。社會風云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里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著一些苦澀。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采用并列結構,根據(jù)“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風物,共有五種景況,即秋院感秋、秋槐綴秋、秋蟬啼秋、秋雨嘆秋、秋果盛秋;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贊頌自然之秋,贊頌北國之秋。首尾照應,回環(huán)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作者將苦澀的“品味”與生動的景物描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種特殊的神韻。他不寫故都皇家宮殿、園林,也不寫遠近郊區(qū)眾多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那些景致雖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離老百姓生活很遙遠。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都籠罩著一層奇異的主觀色彩。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鑒賞五幅秋景圖:秋院感秋、秋槐綴秋、秋蟬啼秋、秋雨嘆秋、秋果盛秋,并體會故都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3.學習本文用對比手法寫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的藝術技巧。

    發(fā)展要求

    1.走進作家內心世界,深入分析作者喜愛故都之秋“清、靜、悲涼”的原因。

    2. 鑒賞名句“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允許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

    3.本文多處使用排比手法,分析其表達效果。

    4.學習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以及“以我觀物,物皆著有我之色彩”的選材和構思。

    囚綠記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本文講述了作者與常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經(jīng)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tài)和“性格特點”,也寫出了作者的生存狀況和真摯心愿,含蓄地揭示了華北地區(qū)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象征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

    “綠”是全文描寫的客觀對象,作者圍繞“綠”展開思路,鋪設線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即“尋綠”“觀綠”“囚綠”“放綠”和“懷綠”。

    本文寫法上的特點:第一,物我互觀,盡顯性靈。作者只身獨處,選擇了與綠枝條對話、溝通心靈的方式排遣寂寞,所處一室雖小,而精神天地甚寬;景物本無性靈,進入作者有情的視野,便活了起來,成為“我”的朋友。景物被賦予性靈,文章即生華彩。第二,敘事有波瀾。如果只寫作者與綠枝條的“心靈絮語”而無甚變化,則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寫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綠枝條的命運變化,作者始而欣喜,繼而魔念生長,囚禁綠枝條,最后放生。由尋綠、觀綠、囚綠、放綠到懷綠,五個階段較為分明,其間波瀾起伏。第三,含蓄蘊藉,深沉厚重。作者與綠枝條的命運有某些相似之處,同處一室,同被囚禁,體驗到生的歡欣、生的艱辛;時值日寇入侵,華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作者是富有正義感的青年作家,國難當頭,不能不憤怒、憂煩,不能不生出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這也應該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直接原因,但這種心緒表現(xiàn)得非常隱蔽,文章之“巧”由此而來。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讀準字音,掌握詞義。

    度過、渡過;固執(zhí)、頑固;留戀、流連(留連)

    3.明確行文線索及思路,分析文章結構。

    4.探究作者以“囚綠記”命名的原因。

    發(fā)展要求

    1.探究問題:①怎樣理解“我心中的魔念”?②文中“綠色的枝條”有著怎樣的特點?

    2.學習借景抒情,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3.結合語境,品味重要語言的含義。

    4.學習用擬人手法來寫景狀物,賦予景物“性格”“氣質”的特點。

    教學建議

    1.注重朗讀,要引導學生投入情感,盡量貼近作者情緒,做到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緩急有致。

    2.引導學生欣賞細致精彩的景物描寫。三篇文章的景物描寫各有千秋,值得好好品味。

    3.一般人讀寫景抒情類的文章,常常是“入景易,入情難”,應在“景→人→情”的交融上,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從語言形式入手,體會景物精美中的生命感受和人文情思。

    4.注重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圈點批注的習慣養(yǎng)成。

    5.注重讀寫結合,培養(yǎng)學習寫景狀物的寫作能力。

    第二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有敘事詩,有民歌,有文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有鴻篇巨制,也有短小之作,有四言、五言和騷體。其中《詩經(jīng)》《楚辭》是中國古典詩歌乃至中國文學的兩大重要源頭——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五言詩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又為唐代五言格律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結合課文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詩歌的發(fā)展歷程以及詩歌的特點。了解《詩經(jīng)》和《離騷》的基本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要讓學生從具體的歷史背景出發(fā),立足文本,評價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

    3.讓學生注意不同詩體的節(jié)奏,初步領會不同節(jié)奏產(chǎn)生的不同韻味,從而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含蓄美。

    4.讓學生深入詩歌語言的內核,探尋語言運用的奧妙,提高學生對古代詩文的語感,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5.引導學生用朗讀方法背誦詩歌,在背誦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

    《詩經(jīng)》兩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一篇為《氓》,側重敘事,本文以一個女子自述的口吻,講述了她的婚戀悲劇。一篇為《采薇》,偏重抒情,寫了一位長期戍邊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想。這兩首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感情都相當豐富,也相當繁雜。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掌握有關《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及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

    2.應該掌握的重點實詞有“將”、“耽”、“徂”、“貳”、“靡”、“悼”、“反”、“聘”、“腓”、“雨”等。

    3.掌握《氓》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愛情故事,從中看出女主人公對于往事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把握女主人公情感變化的過程。然后背誦全文,深入理解全文意思。

    4.《采薇》要求學生熟讀,不要求全文背誦。

    5.了解《采薇》中征人由久戍思歸到歸時痛定思痛的感情經(jīng)歷,從而理清全文的情感變化思路。要求學生找出詩歌最后一章在內容和寫法上與其他各章的差異,讓學生明白它在全詩起到的作用:一是表明此前各章退伍士卒對服役生活的追溯;二是增加了情感的濃度;三是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感染力。

    6.要求學生背誦理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發(fā)展要求

    1.了解《詩經(jīng)》重章疊唱的章法,體味其產(chǎn)生的藝術效果。

    2.了解《詩經(jīng)》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氓》運用比興的藝術手法,把女主公恨與悔的感情熔鑄于敘事、抒情、議論之中。

    3.揣摩《采薇》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學會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

    4.這兩首詩,都需要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歌的意境和獨有的語言魅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離騷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所選《離騷》段落是全詩感情最濃烈、詩人形象最鮮明的部分?梢哉f,本文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抒發(fā)了屈原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聵、群小猖狂與朝政日非,表現(xiàn)了詩人堅持“美政”理想,抨擊黑暗現(xiàn)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抓住關鍵詞語,要求學生疏通詩句,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評價古詩文的能力。

    2.通過朗讀全文,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貴的個人品質和忠君愛國的思想。

    3.本課字詞的基礎積累要求:修姱、誶、鞿羈、怨、浩蕩、民心、溘、忍尤、反、忳、岌岌、陸離。

    4.要求學生掌握課文節(jié)選部分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5.掌握詩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詩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憂國憂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真理)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祼喝绯穑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潔身自好)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忠貞不移)

    6.掌握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古今異義的詞:

    怨靈修之浩蕩兮 固時俗之工巧兮 偭規(guī)矩二改錯 競周容以為度 吾獨窮困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 長余佩之陸離

    7.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句子: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定語后置)

    謠諑謂余以善淫(狀語后置) 步于馬于蘭皋兮(狀語后置)

    謇朝誶而夕替(賓語前置)

    發(fā)展要求

    1.了解浪漫主義詩歌傳統(tǒng)的特征,體會詩歌象征手法運用的效果。文學評論的兩條重要標準是: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屈原的《離騷》讓學生領略到屈原的人格美,形象、語言、風格的“騷體美”,從而引導學生依據(jù)這兩條標準,對《離騷》作一個綜合性評價。

    2.《離騷》多用比興手法,東漢王逸所說“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讓學生在原文中尋找,從而佐證這個觀點。比如“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鷙”指鷹、鵰一類的兇猛的鳥,“鳥”指一般的鳥,這里分別比擬詩人自己和周遭的小人。

    《孔雀東南飛》并序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孔雀東南飛》(并序)是漢樂府作品,它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敘事詩,在人物形象塑造、剪裁、結構、語言上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詩歌通過焦仲卿與劉蘭芝夫婦的婚變,深刻而細致地描寫了劉蘭芝與焦母之間的矛盾,描寫了劉蘭芝與她哥哥之間的矛盾,從而揭示出封建禮教和門閥觀念壓迫下一個普通婦女的地位,進一步對宗法社會傳統(tǒng)倫理進行了有力的抨擊。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讀懂全詩,理清思路,掌握故事情節(jié)。全文的故事情節(jié)如下:

    從“孔雀東南飛”到“及時相遣歸”:開端,蘭芝被遣

    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發(fā)展,夫妻誓別

    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進一步發(fā)展,蘭芝抗婚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高潮,雙雙殉情

    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尾聲,化鳥雙飛。

    2.用設疑、析疑、釋疑的探討方式,分析人物性格與命運,總結主要人物劉蘭芝與焦仲卿的形象特點。

    劉蘭芝聰明美麗、知書達理、勤勞善良而又忠于愛情,決不屈服惡勢力。

    焦仲卿性格懦弱,很孝順,也忠于愛情,是封建社會的一個叛逆者。

    3.本課要注意的實詞活用的句子:

    交廣市鮭珍(市:買。名詞做動詞)

    仕宦于臺閣(宦:任官職。名詞作動詞)

    孔雀東南飛(東:向東南。名詞作狀語)

    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名詞作狀語)

    黃泉共為友(黃泉:在黃泉(之下)。名詞作狀語)

    晝夜勤作息(晝夜:從白天到黑夜。名詞作狀語)

    逆以煎我懷(煎:使……像受煎熬一樣。動詞的使動用法)

    足以榮汝身(榮:使……光榮,榮耀。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便利此月內(利:以……為吉利。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應掌握得古今異義詞:

    葉葉、 可憐、教訓、處分、來信、明日、共事、大家、便利。

    5.應掌握的偏義復詞

    便可白公姥

    晝夜勤作息

    我有親父母

    逼迫兼弟兄

    其中牛馬嘶

    發(fā)展要求

    1.學習詩中比興、鋪陳、象征的藝術手法。

    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體會其悲劇美。本詩以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不僅揭露了封建家長制力量的強大和冷酷無情,而且記錄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實的感情。

    3.了解本詩結尾的浪漫主義寫法,焦仲卿、劉蘭芝兩人化成鴛鴦,給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讓學生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列舉出中外文學作品一些類似的例子。比如中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英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

    4.掌握本詩托物起興的作用,把握浪漫主義色彩結尾表達的作者愿望。

    5.本詩被明代胡應麟稱為“百代而下,當無繼者”的古今絕唱,是古代樂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頌了劉蘭芝的忠貞與反抗精神。讓學生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他們暢談自己的觀點。

    詩三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詩三首》包括《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其一)》!渡娼绍饺亍窞椤肮旁娛攀住敝唬a(chǎn)生于漢末,是已經(jīng)發(fā)展得比較成熟的文人創(chuàng)作的五言詩,它的詩句自然質樸,不事雕琢。本詩寫游子采芙蓉送給家鄉(xiāng)親人,全詩意境高潔,韻味無窮。

    《短歌行》是用樂府舊題創(chuàng)作的一首四言詩,詩人以真實、期盼、豐盈的情感打動讀者。本詩,前半部分的情調和漢樂府詩歌相近,后半部分古雅雄渾,氣度非凡,彰顯了曹操自己的風貌,抒發(fā)了曹操求賢若渴的心情。

    《歸園田居(其一)》在組詩《歸園田居》中有總括的性質,詩人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得最鮮明,學生很容易把握。全詩表現(xiàn)出詩人熱愛農(nóng)村生活、田園風光,尤其是對官場生活有了本能的反感、徹底逃離之后,對田園生活更加向往。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古代詩歌的流變過程,了解“古詩”與五言詩的關系!肮旁姟钡脑敢馐枪糯怂鞯脑。它與兩漢樂府歌辭并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形成一個具有特定含義的專類名稱。并且發(fā)展為泛指后來具有“古詩”藝術特點的一種詩體。初唐以后,產(chǎn)生了近體詩,其中由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詩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

    2.把握三首詩歌中的基本意象,讀懂詩歌,能夠正確理解詩歌的核心思想。

    3.掌握作者的相關文學知識,正確體會作者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在詩歌鑒賞中,有三種方法能準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一,通過誦讀,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其二,通過分析,抓取意象,通過意象把握思想感情。其三,尋找詩中的主旨句,通過主旨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4.該掌握的詞類活用:

    榆柳蔭后檐(名詞作動詞,遮蔽)

    烏鵲南飛(名詞作狀語,向南)

    天下歸心(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歸服)

    5.該掌握的文言特殊句式

    何以解憂(賓語前置)

    開荒南野際(狀語后置)

    狗吠深巷中(狀語后置)

    雞鳴桑樹顛(狀語后置)

    6.該掌握的名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發(fā)展要求

    1.運用翻譯的方法描摹詩歌所反映的內容,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

    2.《涉江采芙蓉》一詩采用反襯的手法來表達人物的凄清心境。開頭兩句極寫美好、歡樂,正是欲以樂景襯哀情,也是此詩表現(xiàn)人物凄清心境的獨特之處。

    3.在文學形象中曹操是以奸雄出現(xiàn)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讓學生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就這一觀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4.掌握鑒賞品評的方法

    蘇東坡評價陶淵明的詩時說:“淵明詩初看散緩,熟看有奇句!弊寣W生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就《歸園田居(其一)》中的詩句:“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边M行評價。

    4.讓學生學會分析鑒賞《歸園田居(其一)》的寫作特點

    其一,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平易如話,但恰到好處地與詩意高度契合。其二,情景交融。其三,比喻生動形象。詩人把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社會比喻為“塵網(wǎng)”“樊籠”,把誤入官場的人比作“羈鳥”“池魚”,形象貼切,而且蘊涵了強烈的感情色彩。

    教學建議

    在教授本單元時,教師大致可以確立如下的教學目標。

    1.學習本單元時,要讓學生注意不同詩體的節(jié)奏,并初步領會到不同節(jié)奏產(chǎn)生的各自情味!对娊(jīng)》是四言詩,一般式二字節(jié)奏,讀起來整齊而缺少變化;以《離騷》為代表的騷體詩,情況比較復雜,由二字節(jié)奏和三字節(jié)奏組合,上下句之間往往用“兮”字,讀起來參差錯落有變化而又不乏韻律感;五言詩則是三字節(jié)奏和二字節(jié)奏相組合,讀起來韻律感強。

    2.讓學生從具體歷史背景中出發(fā),立足文本,評價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多用朗讀方式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讓學生初進入語言內核,去探尋語言運用的奧妙,讓學生提高對古詩文的語感,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4.利用好課后的研討與練習題,洞曉編者編排的意圖。每課最后一題,一般屬于探討題,需要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只適當點撥即可。

     

     

     

     

     

     

    第三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是古文中寫景游記類散文。古代寫景散文是從“逝者如斯”“松柏后凋”等聯(lián)想比喻的胚胎中發(fā)育的,后來體制健全、描寫豐富的山水游記散文,自然也是血脈相傳,寫景在于表達其志向和操守。

    本單元的三篇文章,寫景、抒情、論理,文中有畫,畫中有詩,亦有思辨,或渴求友情,或叩問生命、或探究事理。呈現(xiàn)出景與情纏繞,情與理交融的文章風采。

    《蘭亭集序》請談家聚會之機,先點染蘭亭優(yōu)美之景和群賢相聚的場景,寫“信可樂也”,然后由樂而悲,發(fā)生死感慨之幽情,探導生命意義和價值,在傷感情緒中昂揚著珍惜時間,眷戀生活,熱愛文明的精神,表達一種積極的生死觀。

    《赤壁賦》先寫作者“與客泛舟赤壁之下”飽覽夜游、江水、江風、江月的風景,然后從“羽化而登仙”的快樂中轉入悲涼,通過主客對話表達對人生無常的不同看法,表達了作者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不同意絕對地看待時空和人生,傾向于“自變者而觀之”和“自不變者而觀之”的辯證立場上考察“物各有主”的規(guī)律,看透、看深、看遠人生和命運,以豁達、超脫和隨緣的精神狀態(tài)與自己多舛的命運“共適”,于是忘懷得失,由悲轉樂,開懷暢飲,“東方既白”。

    《游褒禪山記》與《赤壁賦》“情由景生”不同,這篇文章“理由事引”。由一次半途而廢的游歷引發(fā)出道理。作者洞中歷險而未能領略奇景,悔“其隨之而不得”,于是引出議論。由游洞聯(lián)想到“志、力、物”在做成功一件事上的意義關系,得出凡事須得“盡吾志”才可能“于已無悔,于人無譏”。又從山名讀音的“謬其傳”進行追思,得出嚴謹治學,認真求實和“深思慎取”的道理。在個別到一般,具體到普通的認識思考面前,游洞的敘寫已顯得不很重要了。

    根據(jù)三篇文章內容和旨趣,確定以下學習目標:

    1、仔細揣摩承載作者抒情成份和說理信息的含蓄凝煉的語言,努力掌握山水游記中事→景→物→情→理融合為一體的文章內容。品位其語言意象、意境之美。努力挖掘文章中的豐富情感,深刻思辨的因素,努力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

    2、對宇宙、對人生的思考和由個別到一般的思辨是本單元的學習難點。要知人論世,盡力了解作者賦予文章的生命意識和哲學意味,提高人文覺解。

    3、品味語言·學習語言與積累語言知識必須落實。

    實現(xiàn)這些目標,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古詩文語言知識的鞏固與積累,要與課后“研討與練習”匹配,且有所擴展補充。

    最佳辦法是通過反復誦讀,逐字逐句分析,在理解句意、揣摩文意中加深文言詞匯的區(qū)別和記憶。

    2、品位文中優(yōu)美語句,提高語言理解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

    如《游褒禪山記》對游后洞過程的簡筆交代,顯得平實樸拙,《蘭亭集序》駢散結合,顯得清新俊朗,《赤壁賦》賦體文的特點鮮明,描寫細膩,鋪排繁富,韻律和諧,學習時要投入心智,給力關注,多朗讀、多背誦、多圈點批注、多摸仿練習。

    3、欣賞散文中豐富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對自然的感受力,尤其是“移情于景”的感受表達能力。文章中描寫、議論、抒情于一體,實際上是作者情趣、思想變化發(fā)展的結果。要從作者精神活動著眼。探究“景語”和“情語”的圓融。從把握作者情感趨向入手,領略文章的藝術魅力。

    蘭亭集序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全文可分兩個部分。

    一、二段為第一部分,敘述蘭亭宴集盛況,寫宴集時間、地點、相聚緣由、參會人員、集會地的地理環(huán)境及物事。當日天氣和宴集的感觸,全為實寫,以“樂”為基調;

    三、四段為第二部分,寫宴集引發(fā)的人生感慨,為虛寫,以“悲”為基調。

    第一段:模山范水,描竹畫水,均以簡筆出,以“茂”和“修”為主要特征,使筆下的山、水、竹、林、天、風呈現(xiàn)出來素淡、雅致的格調,與“蘭”匹配。

    第二段:承“一觴一詠”與其“仰”“俯”間的“游目聘懷”,表現(xiàn)與會者浸在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中的種種歡愉,段末以“樂”作結,點明感情。

    第三段:先寫從宴集聯(lián)想到當今人的來往應酬,雖然處世方式千差萬別,但在作者看來只有兩種(“暫得于已,情隨事遷”),再寫由此而引發(fā)的“修短隨化”也如“向之所欣”一樣,在“俯仰之向”成為“終期以盡”的“陳跡”。段末以“痛”作結,情緒陡轉。

    第四段:作者發(fā)現(xiàn)古人對生死的感慨和今人為人生的興嘆生悲,“若合契”,這使作者久久不得開解。但作者弄明白了古人、今人、乃至后人對生死的感覺:“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都會“臨文嗟悼”。從而點出寫此序的目的:“修短”的人生“隨化”無常,那么此次宴集的“信可樂也”和“豈不痛哉”就該記下來,讓“后之視今”的人“有感于斯文”。產(chǎn)生感慨與共鳴,能夠體會作者內心深沉的感觸。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人生的善待和眷念。

    全文情感真摯,由樂生痛,由痛生感,由感言悲,由悲而沉郁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讀準字音、明了字義。

    3.常識

    ①--天干紀年法

    ——帝王年號法

    ——王公紀年法

    ——年號干支并用法②暮春

    (孟春 仲春 季春)

    ③修禊

    ④“序”的體裁知識

    ⑤曲水流觴的游戲

    3.朗讀、注意句讀信氣

    比如:①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②此地/有/崇山峻嶺

    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④重讀“死生亦大矣”中的“大”;“豈不痛哉”中的“痛”讀出慨嘆語氣

    ⑤固知/一/生死/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讀出節(jié)拍,讀出批判的語氣和“固知”的自信。

    4.掌握“修”“期”“致”等實詞,歸納“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

    5.翻譯全文,“連釋”要注意順暢,注意虛詞間組合的協(xié)調,必要時還得另加一些詞句,考慮語序的調換。

    6.理清全文情感脈絡,背誦全文。

    發(fā)展要求

    1.對老之將至,人生無?畤@不已,情調低沉中有積極情緒的蘊涵。(從作者“信可樂也”“豈不痛哉”“興感之由”“興感之果”的文意中揣摩分析)

    2、為什么人生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都兼具時,作者反而樂極生悲?(從當時政治氣候和個人文化心理著手,同時兼顧《蘭亭詩》的內容)

    3.《世說新語?賞譽》說此文“高爽有風氣,不類常流”請從駢散錯落有致、文筆洗練、簡潔清晰的角度,品析相關的句子。

    赤壁賦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全文五段。

    第一段由江風明月寫玩賞之樂,寫美景尤其突出泛舟的愉悅之感。

    “如馮虛御風”、“羽化而登仙”,身內的暢快必然導致精神的自由興奮,這正是蘇軾增智悟理的最佳狀態(tài)。

    “于是飲酒樂甚”,轉入第二段寫酒酣歌盛、洞簫泣訴。作者借助酒興發(fā)出雅興,“扣舷歌之”也是即事而興,唱著唱著就“望美人兮天一方”了,洞簫沿著這暗藏的悲戚,使之明朗化直白化。這實際上是把蘇子潛意識中的苦悶傷情和盤托出,公開了心靈的秘密,文脈也因之曲折流傳。

    這一下觸動了蘇子心靈深埋的開關。“馮虛御風”般的自由心境一下切換到謫貶黃州的現(xiàn)實上來,“愀然”著一掃“飲酒樂甚”的放浪形態(tài),“正襟危坐”地追問,“憑什么這么悲涼”?客的回答似乎答非所問,但正是這種所答之“非”,直指蘇子仕途不濟,貶謫黃州的內心感受。蘇子豈不“愀然”而“正襟危坐”?情感跌至低谷。

    面對客的迷惘,蘇子消除了心中塊壘: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借水的流逝和月的盈虛來說明生命的生死總在變化,而人代代相承,又是永恒不變的;物各有主,故應遵隨造化,不應僭越;大自然有“無盡藏”足以“共適”。至此,蘇子情感得以深化,心胸大開,文章再掀波瀾。   

    運用主客問答方式,使行文波瀾起伏,搖曳多姿;是作品情感起伏和情、景、理轉換的關節(jié)點。

    第五段:“喜而笑”開懷暢飲,與從開頭的“飲酒樂甚”的山水之樂,轉向了悟人生的精神之樂。景和情,情和理尤如江風江水,幾經(jīng)曲折和阻滯,終于暢快奔來,祥和地一瀉汪洋。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讀準字音,明確文言詞義

    2.通假字:屬(囑) 馮(憑) 繆(繚)

    3.詞類活用:

    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例子略)

    4.體會夜游過程中感情的變化,研讀3.4段,了解其中的感情和哲理。

    5.通過文章語言品析,具體實在地了解“賦”的文體特征。

    6.比較閱讀、品析前后《赤壁賦》寫景的不同。

    7、翻譯語段,背誦全文。

    8.反復誦讀,在文賦“駢散結合”的音韻里讀出情味。

    發(fā)展要求

    1.課后“研討與練習”四,涉及到生活與作文的關系!案F而后工”,文章憎命達,但世上窮困潦倒者不計其數(shù),他們?yōu)楹螞]有“窮而后工”之文?

    2.在文章3、4段的主客問答中,客明明談的是曹操其人其事,而蘇子卻認為客“亦知水與月”。這是什么原因?請作合理推斷。

    3.“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薄皩⒆云渥冋叨^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逼溟g抽象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用具象的“水”和“月”來表征,在“絕對運動,相對靜止”的充分理解基礎上,倘能有所發(fā)揮延伸,既是難點突破,又是能力發(fā)展。

    游褒禪山記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全文五段:

    第一段:緊扣題目“褒禪山亦謂之華山”起筆,點名所游之地和山的另一個名稱,引出褒禪山名稱的由來,點出禪院。這樣又引出“距院東五里的”的華山洞。寫華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緣由,為下文寫華山洞鋪墊。而寫華山洞命名又與開頭一句呼應。記仆碑文字,循名責實,辨“華山”誤讀,不僅回應開頭一句,證明褒禪山本名“華山”(花山),也為后文的議論伏筆。作者認真考證仆碑文字,探究事理,體現(xiàn)的“求思之深”的精神,也是后文議論“深思慎取”的依據(jù)。第一段記敘由禪院到華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覽行蹤,全段以山名起,以考證山名結束,在內容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又為后文從容議論預設了路徑,提供了空間。

    第二段寫游洞經(jīng)歷和出洞之悔。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況,其中前洞和“由上以上五六里”一筆帶過,目的是以前洞的“平曠”、“記游者眾”來陪襯后洞“窈然甚寒”、“好游者不能窮”的環(huán)境特征,揭示一般人就易避難的習常,為后“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伏筆,然后詳記游后洞的特點和觀感,點明與人同游,這才有游洞以后諸人的反應。寫所見,只簡括“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扣住“深”、“進”、“見”、“奇”用遞進式的因果句串寫,既間接體現(xiàn)出游洞之行的模式,又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據(jù)。正在“其見愈奇”的興奮中,理應乘興再入,不料敗興而退,所以立刻補敘其“悔”。其中“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反映不該敗興的沮喪,也為后文“志”、“力”、“物”關系的議論提供事實參照,本段從游洞開始,以“悔”結束,為下文議論作鋪墊。

    第三段開始,作者因“悔”而“有嘆”,從記游過渡到悟理,水到渠成;

    第三段寫出洞后的心得。作者借古人“往往有得”來襯托“此余之所得”,表明自己的觀察所得,是以古人“求思”精神為標準,經(jīng)過“深思”而悟得的。這樣寫,一是增強議論的說服力,二是表達“我學古人”、“我如古人”的自信。

    其中議論險遠的道路和遠大目標與“志”、“力”、“物”之間的關系,處處與前洞和后洞的環(huán)境特點照應,說明歷險才可享有“非常之觀”,要“盡吾志”!

    第四段,寫對仆碑的感懷,照應第一段對仆碑的考證,“何可勝道也哉”,由“華山”的“音謬”這一個別現(xiàn)象擴展到普遍情況,表明“深思而慎取”的主張有廣泛的針對性和現(xiàn)實性,而“深思而慎取”的觀點又呼應第三段“求思之深”的“余之所得”。

    第五段,按游記體裁常用格式,補敘同游者和作記時間。

    全文兩大主要特點:

    1、因事說理,敘議結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游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寫,旨在因事說理為目的。記游只是說理的材料,記游內容僅僅作為說理時比喻的依托,是議論的事實起點。議論是記游內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深化。前面的記游處處為后面的議論預設,路徑,暗藏認知機會;后面的議論處處照應前面的記游,逐一給出道理,賦予特定的思想哲理?b密的表現(xiàn)形式和深刻的哲理闡釋和諧統(tǒng)一,臻于完美。

    2、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文記游僅是由頭,主旨是闡述要“有志”“盡吾志”的觀點,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觀點。緊扣這個主旨,文章在選材、詳略方面無一不精心慎取。記游部份的敘述看似漫不經(jīng)心、平淡無奇,實際上是深思熟慮之后的刻意而為。第一段介紹褒禪山從略,第二段記游華山洞的概況從詳。前者又記仆碑的文字讀音從詳,其余從略;后者又記前洞和后洞的概況從略,記游后洞的經(jīng)過從詳。記前洞和后洞的概況,前洞從略,后洞從詳;記游后洞,寫經(jīng)過從略,寫心情之“悔”從詳。借仆碑抒發(fā)感慨從略。議游華山洞的心得,議“志”從詳,議“力”“物”從略。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讀準字音,比較字形

    2.重點積累:

    名、曰、進、奇、好、出、道、文;以、其、而、乃、蓋

    3.關注詞類活用,特殊句式,介詞結構后置。

    4.重視朗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語調和節(jié)奏;

    例如: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古人/之觀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5.學習本文敘議結合,前后照應的寫作方法,理清思路,背誦第3段;

    6.了解“游記”體裁知識并區(qū)別《游褒禪山記》在記游方面的特殊性;

    7.學習借鑒“盡吾志”、“深思慎取”的思想;

    發(fā)展要求

    1.本文思路縝密,行文處處照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記敘議論結合和諧,應從自我寫作能力提升角度,深究本文的“語言——技法——主旨”在具體寫作中借鑒模仿。

    2.文章因事見理,由令人沮喪的失敗游歷引發(fā)議論,這是作者學習古人“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也是“深思而慎取”的結果。聯(lián)系王安石或其他士志仁人的事跡,看看“求思”和“求思之深”需要哪些條件?寫一篇短論,與同學交流。

    3.有老師認為,根據(jù)王安石“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變法宣言,本文的主旨是“實現(xiàn)遠大抱負必須歷險,所以拒絕盲目隨眾,堅決聽取內心的召喚!蹦阃鈫?請展開討論,形成筆記。

    教學建議

    1、教學這三篇文言文,應根據(jù)每篇文章人生體驗的強弱選準一個情感教學點(文化基點)。課堂闡述應體現(xiàn)文化價值追求,教學內容應有“文字?文章?文化”的網(wǎng)絡綰結,不能只限于字詞句的落實,也不能庖丁解牛的條塊解析,要體現(xiàn)出文章情、景、理的整體美感。

    2、課堂教學應不斷追問,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的思維從文字的表層深入到作者的文化心理結構上去關照,咀嚼別人的人生感悟,給出溫暖自己的文化價值照耀。

    3、文章表面上的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巧妙結合,但在作者那里,是一種寫作動力支配下的智力行為,是“意到筆到”的自然呈現(xiàn)。比如,王安石記一次失敗的歷險,繼而討論“志”、“力”、“物”對于成功的意義,再得出“深思慎取”的道理,僅停留于語言的技術分析,是無法觸其的“文心”的,文品及人品,文心及人心,所以研談文章,要從文字的來路走向作者,再從作者出發(fā)走進他的文字,理解感受語言的能力訓練才能落在“審思”、“審情”的實處。

    第四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三篇文章都是演講辭,演講辭作為演講時的文稿,是演講成功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觀點鮮明、邏輯性強的特點外,還運用多種藝術手法,鼓舞聽眾的情緒,喚起他聽眾的共鳴。學習這些文章,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豐富思想,提高人生境界。

    教學本單元要把握好以下目標:

    1.執(zhí)教本單元時,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確文章的主要觀點。

    2.引導學生明白演講以說服聽眾為目的,要中心突出,邏輯性強的道理。

    3.教學時要啟發(fā)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體會其說理的深刻透徹及其絲絲入扣的論證藝術。

    4.要引導學生注意體會演講辭的情感力量和多樣化的表現(xiàn)手法,揣摩其中的感情、語氣和表達技巧。

    5.本單元學習結束后,教師專門選擇話題,學生演講,學以致用。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本文是蔡元培先生上任之初對青年學子們的諄諄教誨,意在為北大樹立新的學風、校風。

    蔡元培先生先交代昔日交往,以示作者一貫關心北大、關注教育。接下來,以新任校長的身份,向北大學子提出三項事關改良社會、改造教育、改善校風的大事。最后又就北大學子近期該做的緊迫事情提出了兩項要求,在演講中滿含了作者的深情。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作家及作品,把握寫作背景。

    2.結合注釋,疏通字句,讀懂文章大意,理解主旨,明確作者觀點。

    3.結合本文結構,了解演講辭中心突出、層次分明的特點。

    4.學會品味本文的語言,掌握本文語言古樸典雅的風格。

    4.本課字音字形的基礎積累:

    肄業(yè) 提攜 弭謗 造詣 砥礪 矯正 相勖 訾詈 店肆  商榷

    5.該掌握的詞語有:

    肄業(yè):①在學校學習;②雖已離校,但并未學到規(guī)定畢業(yè)的年限或并未達到規(guī)定畢業(yè)的程度。

    干祿:求功名利祿。

    孜孜:勤勉不倦怠。

    砥礪:磨煉。

    開誠布公: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終南捷徑:指追求名利的最近便的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束之高閣:比喻扔在一邊,不去用它或管它。

    敷衍塞責: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

    根深蒂固:比喻基礎深厚,不容易動搖。

    責無旁貸:自己的責任,不能推卸給別人。

    發(fā)展要求

    1.掌握作者向北大學子闡釋三點期望時所用的論證方法,明白這些論證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2.要求學生總結本文寫作特點,歸納演講辭特點。學完一篇文章,不但要學會抓住文中的關鍵句進一步了解文章內容,還要懂得總結文章寫作特點。本文在寫作上有如下特點:其一,針對性強;其二,符合作者身份;其三,結構清晰;其四,語言簡練;其五,感情真摯。

    3.分析文中關鍵語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聯(lián)系現(xiàn)實,體會本文的思想意義及現(xiàn)實意義。

    我有一個夢想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本文是馬丁·路德·金在25萬人的盛大集會上發(fā)表的著名演講,他圍繞著黑人在美國社會處處受到歧視、受壓迫的苦難處境,提出自己內心的夢想,表達出廣大黑人共同的心聲,意在為黑人同胞爭取自由與平等的權利。

    作者以回顧歷史為開端,以揭示黑人現(xiàn)實為主要內容,以展望美好未來收束全文。全文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充沛的感情始終貫穿全文。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演講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2.在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

    比如:第二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采用排比修辭手法,表達的事一百年來黑人的悲慘境遇。

    3.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4.精讀課文,弄清全文結構。

    第一部分(1—4段):指出集會的原因

    第二部分(5—16段):提出斗爭的要求和設想

    第三部分(17—32段):具體提出夢想的內容

    5. 本課字音字形的基礎積累:

    鐐銬 枷鎖 一隅  拯救 耶穌 蜷縮  澎湃  侈談  戳子 心急如焚  蛻變 磐石

    6.該掌握的熟語:

    洶涌澎湃:形容聲勢浩大,不可阻擋。

    安之如素:對于危困境地或異常情況,一如平時,泰然處之。

    無濟于事: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或益處。

    義憤填膺:由不義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憤怒感情充滿胸膛。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人明白,形容蠻橫或固執(zhí)。

    發(fā)展要求

    1.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能運用于自己的寫作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用心體悟馬丁·路德·金的那種生命不息、為民請命的崇高獻身精神。

    3.要求學生利用網(wǎng)絡平臺,了解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xiàn)狀,在班里開展讀書交流會,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馬丁·路德·金和甘地一樣,用生命去實踐“非暴力抵抗”主張,讓學生用探究合作的方式來回答“他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他們是軟弱,還是堅強?”的問題。

    在馬克思目前的講話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本文是恩格斯在馬克思葬禮上所發(fā)表的講話,意在追述馬克思的一生以及他對人類的偉大貢獻,表達自己和全世界無產(chǎn)者的沉痛悼念之情。

    文章開頭先簡要敘述了馬克思逝世的情景,接下來概括指出馬克思的逝世給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造成的巨大損失。文章的主體部分具體論述了馬克思在思想領域和革命實踐活動方面的巨大貢獻。最后一句總括全文,簡潔有力。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體會本文圍繞中心論述、內容高度概括、語言精練、結構嚴謹?shù)奶攸c,掌握悼詞的特點。

    2.把握課文結構,品味本課的精練獨到的語言。

    3.了解馬克思對共產(chǎn)主義革命運動的偉大功績,學習馬克思堅定、無私地為人類解放而斗爭的崇高精神,體會馬克思偉大的人格魅力。

    4. 本課字音字形的基礎積累:

    悼詞 不可估量 繁蕪叢雜 豁然開朗 膚淺 衷心喜悅 卓有成效

    忌恨 誹謗 詛咒 給予 誣蔑

    5. 該掌握的熟語:

    繁蕪叢雜:原指(草木)茂盛繁密,雜亂而沒有條理,文中是錯綜復雜的意思。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昏暗一下子變?yōu)殚_闊明朗,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而心情十分舒暢。

    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對知識、問題等不作深入研究。

    堅忍不拔: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不可動搖。

    卓有成效:成績和效果顯著。

    永垂不朽:(姓名、事跡、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

    發(fā)展要求

    1.本文的內容,其實是對馬克思生前偉大的貢獻的評價,一方面是革命實踐,另一方面是革命理論。為了加深對本文的理解,除了對第二段“不可估量”“空白”“不久”等詞語的揣摩外,還要理解下面一些句子:

    ①正像達爾文發(fā)現(xiàn)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的一個簡單事實。

    ②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③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知識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

    2.本文把多種表達方式有機結合在一起,讓本文成為悼詞的經(jīng)典之作,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分析這一特點。

    3.讓學生構想,如果是自己來到馬克思的墓前,讓他們以一位當今中國中學生的身份,站在時代的高度,聯(lián)系中國現(xiàn)實,談談自己對馬克思人格及學說的看法。

    教學建議

    本單元學習演講辭,重在學生學會拓展運用。

    1.從文體特征入手完成表達交流的“演講”作為教學的基礎,從演講達到的目的出發(fā),了解三篇演講辭的主要內容,從演講要達到的效果為終點去研究三篇演講辭的藝術手法,再從演講的技巧為指歸開展演講實踐活動,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比如,以班為單元,進行演講比賽,所選話題從學生中來,符合他們的訴求。

    2. 引導學生相互質疑,共同學習。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勾畫出有疑問的地方,全班討論解決;老師補充、強調和解決全班性的疑難問題,特別是對文中重點句子的品味。

    3.本單元的教學可以以活動為載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個性。教師應在三篇演講辭內容的側重、風格的特點、演講的針對性等方面給予指導。

    4.學習本單元,要注重說寫結合,引導學生在體會演講辭的特點和魅力,揣摩其中深刻的思想和斐然的文采的基礎上,加強朗讀和口語訓練,讓學生學會在公共場合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5.要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實際的演說能力.譬如,如何根據(jù)演講詞的特點寫好演講稿,如何熟讀成誦,如何確定感情基調,設計演講形式,還要考慮不同段落的語速語調,不同句子的重音節(jié)奏,并根據(jù)內容設計出得體的表情、姿態(tài)和動作等等。

    6.閱讀此類文章一定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用心揣摩其語言。

    表達與交流

    單元目標

    語文必修二“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方法的角度進行記敘文的訓練,寫作專題分別是:親近自然  寫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  學習描寫,美的發(fā)現(xiàn)  學習抒情,想象世界  學習虛構?谡Z交際專題為演講。

     

    寫景要抓住特征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寫景要抓住特征》這是對課程目標“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有自己的感受與思考,以及進一步提高描寫等表達能力的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要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

    2.抓住景物特征描寫自然。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理解人們之所以喜歡自然,是因為自然是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物質基礎和精神慰藉。

    2.理解自然與人的情感如何聯(lián)系:江水與時光;小草與生命;山林與心情;暴風雨與壓抑情感;秋的蕭瑟與寂寞感傷;秋的成熟與喜悅和滿足等等通過自然與人的相似性發(fā)生聯(lián)系。

    3.對親近自然,認識自然,欣賞自然的有自己的認識與體會。

    發(fā)展要求

    1.回憶學過的描寫自然景物的詩文,能按照地域、時令、情感等不同標準分類。

    2.描寫景物時,抓住景物本身的特點。不僅能區(qū)別物種的差別,還要能區(qū)別地域和時令的不同。松樹不等于柏樹,江南不同于中原,初秋有別于深秋。這樣才能反映自然的真實面貌,給人以真實感。

    3.描寫景物時要突出寫作者的感情特點。景物因人的主觀色彩而異,同樣的景物,在不同人眼里,會有不同的反映。這跟觀景人的修養(yǎng)、心境和審美情趣有關。這樣才能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真善美統(tǒng)一境界。

      學習描寫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學習描寫》這是課程目標對“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及進一步提高描寫等基本表達能力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要讓寫作者認識、體驗困難與挫折是人生的必然遭遇,以便培養(yǎng)正視、承認、分析從而戰(zhàn)勝挫折的理性、積極態(tài)度。

    2.能有形、有色、有聲地描寫直觀挫折、勇于斗爭的人物。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從名言、寓言中啟發(fā)面對挫折的理性、積極態(tài)度。那就是面對挫折時,要正視它,承認它,冷靜分析產(chǎn)生挫折的原因,從而戰(zhàn)勝它,最終把挫折轉化為人生道路上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發(fā)展要求

    能刻畫、描摹,使客觀事物有形、有聲、有色地再現(xiàn)在讀者而前,從而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具體做到:

    1.描寫有明確的目的。無論是景物描寫、細節(jié)描寫,還是人物的肖像、對話、心理描寫,都必須為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題服務。

    2.描寫善于抓住特點。魯迅所謂的“畫眼睛”即是寫出最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特點來。

    3.描寫要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融入感情的描寫,往往能以情感人,激起讀者的共鳴。

      學習抒情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學習抒情》這是對課程目標“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及進一步提高抒情等基本表達技能的具體落實。本課內容要點:1.留心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美。2.使用抒情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美的事物。。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讓寫作者認識美的價值、意義:美是人類生活要素之一,現(xiàn)實世界美丑并存,但人們追求的是美。

    2.要明確美雖沒有公認的定義,但不影響我們對美的追求,因為人們還是有大體的審美標準。

    3明確美有豐富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和諧的形體,悅耳的聲音,可口的飲食,旺盛的生命力,積極向上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等等,都是美的。4.要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美的景,美的物,美的人,美的心靈。

    發(fā)展要求

    1.明確抒情是和記敘、議論、說明并列的一種表達方式,但是和另外幾種表達方式不同,它總是和記敘或議論結合起來運用。

    2.理解抒情文字的特點和寫法:一、要有真情實感,一些作品之所以經(jīng)久不衰地感動讀者,就是因為這些作者在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了崇高美好的情感。二、情感要有寄托。抒情總是跟記敘或議論結合在一起,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借景抒情”、“托物抒情”,抒情切忌空泛。三、在語言表達上,適當運用排比、設問等修辭手法可以加強氣勢。

    3.能用抒情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美的事物。

    學習虛構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學習虛構》是對課程目標“在表達實踐中發(fā)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具體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了解想象。

    2.學習虛構。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想象是什么。它是人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

    2.了解想象的意義。想象是文藝術創(chuàng)作的起點,沒有想象,就沒有文學和藝術;想象也是科學創(chuàng)造的前提,沒有想象,就沒有今天的科學世界。文學作品中,不論是虛構性作品,還是現(xiàn)實性的文章,都離不開想象。

    發(fā)展要求

    在虛構時要做到:

    1.要明確虛構的目的。這個目的,也就是寫作目的、意圖,諷刺什么、批評什么、表現(xiàn)什么,先要心中有數(shù)。

    2.虛構要以真實為基礎。從整體上看,虛構的內容是超越真實的,現(xiàn)實生活中不會有;但是,要有局部的真實,或者說要給人真實感。

    飛演講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演講》這是課程目標“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分、生動,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個性和風度”的具體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演講的準備。

    2.演講的過程。

    3.演講的反思。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演講的意義。演講是一種交流思想、溝通情感的重要方式,它主要是用有聲語言來傳達演講者的思想感情,收到打動、感染聽眾之效,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

    2.了解演講的準備。首先明確演講目的,針對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確定適當?shù)难葜v主題;其次,要準備好演講稿,行文要體現(xiàn)演講稿的語言特點,注意將觀點、材料和感情有機結合起;其三,要調整好心態(tài),克服怯場心理,放松心情,充滿自信,根據(jù)演講內容,把握好演講的情感基調。

    發(fā)展要求

    1.演講時做到:

    第一,對觀眾的心理反應要敏感,運用適當?shù)恼Z氣和體態(tài)來縮小與聽眾的心理距離,增強演講的感染力。第二,演講內容要充實、新穎,邏輯結構要清晰連貫,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使聽眾產(chǎn)生共鳴。第二,聲音響亮,吐字要清晰,感情要充沛,張弛有度,表達流暢而抑揚頓挫。第四,要根據(jù)演講的內容、對象、場合選擇恰當?shù)募记。第五,要善于運用表情、手勢等體態(tài)語調動聽眾的情緒,使演講成為與聽眾的情感交流和心靈對話。

    2.從演講準備、演講收獲、演講體會等方面反思自己的演講。

    教學建議

    1.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的學習,要特別避免純粹知識的講解和描寫技術的操練。最為關鍵的,是要激發(fā)起寫作者內心對自然的真切感受和愛戀。當然,也不主張臨時的自然觀察與摹寫,而是要讓寫作者回憶自己生命經(jīng)驗中與自然相關的美好時光;讓時光倒流,深切地體會當時的自然環(huán)境的優(yōu)美或靜謐?傊,以情感作鋪墊的寫作,才是有動力、活力的寫作,也才可能真正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另外,要注意,可能沒有純粹寫景的文章,寫景必有人的活動——包括作者的觀察(也是一種活動)。故寫景與寫事(活動),往往是水乳交融的。這一點教師要指導時要明確。

    有條件的學?刹捎镁W(wǎng)絡互動方式,以“秋色”為描寫對象,寫一篇文章。具體流程參考:(1)在校園網(wǎng)站建立作文主頁。(2)在網(wǎng)上搜集有關秋天的資料,包括圖片和音樂資料。(3)以小組為單位在網(wǎng)上交流資料。(4)把圖片資料粘貼在文章中。(5)給自己的文章配音。(6)以小組為單位,把文章上傳到作文主頁。(7)網(wǎng)上張貼,對全班作文隨意點評。(8)根據(jù)同學的點評,修改自己的文章。

    2.對直挫折的人物描寫,或者說對困難、挫折話題的寫作,最容易跌入無情之病區(qū)。也就是說,對要描寫的遭遇苦難而又不屈的人,沒有真情實感——既沒有對他人苦難的悲憫,也沒有對其堅強發(fā)自內心的贊美。這樣的寫作,即使語言如何華麗,都當是要超越的或避免的。也就是說,作為教師,要對寫作者的這種情感貧血癥有足夠的警惕。為了克服描寫人物的情感貧血癥,可以在寫作角度上考慮:設置一個對象,用第二人稱“你”直接與其談話,所談話題即為“挫折”。這個聽眾可能是個在挫折中奮起的苦難英雄,也可以是需要我們幫助的軟弱的友人。當與挫折中奮起的英雄對話時,不僅是要描寫他的堅強,還要描寫他的苦難,當然也可以描寫其由軟弱走向堅強。描寫堅強時,要注意融入贊賞、感嘆;描寫苦難時,要體會悲哀,融入憐憫;描寫軟弱時,要寄予關懷、鼓勵,而不能一味說教,講一些空洞的道理?傊玫膶懽鲬B(tài)度,總是動心、動情,而又不失其理性之深刻的。

    3.要發(fā)現(xiàn)美,抒寫美,對于寫作課一般不是臨時的觀察并寫作,當然,看風景圖畫寫作是可以的。更多的是,美,需要我們回憶。鑒于此,寫作者可以先小組內回憶、交流自己生活中經(jīng)歷的美的事物;這些事物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社會的,也可以是心靈的。這樣可以相互激發(fā),使寫作者發(fā)現(xiàn)或頓悟自己生活中的美,從而產(chǎn)生寫作的熱情。在小組交流之后,帶著這種對美的熱愛的情懷獨立寫作。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可能有真情實感。獨立寫作之后,再回到小組交流,互相傾聽之后,修改自己的文章。也可以小組推薦代表,再到班級的講臺上朗誦自己的文章。這樣,可以體會寫作的成功感,這種成功感也是以后寫作的動力。

    有條件的也可以采用網(wǎng)絡互動完成本次作文:(1)在網(wǎng)上下載有關資料,包括圖和音樂資料。(2)把上面的資料制作成一個“資料包”。(3)以小組為單位在網(wǎng)上交流“資料包”。(4)從別人的資料包中獲取資料,重新整理自己的“資料包”。(5)在電腦上進行文字寫作。(6)把圖片資料粘貼在文章中。(7)以小組為單位,把文章上傳到作文主頁。(8)網(wǎng)上張貼,對班上同學的作文隨意點評。(9)根據(jù)網(wǎng)上點評,修改自己的文章。(10)以小組為單位,下載小組的文章,編輯成電子版的一本書。包括:設計封面、編訂目錄、設計插圖等。整理網(wǎng)上點評文字,附在每篇文章的后面。

    4.學習虛構,我們知道需要想象,但是如何想象?這里提供兩個策略。第一是路徑上,要對發(fā)生的事情做過程思維;第二是效果上,可采用重復、夸張、巧合方法使主題得到渲染和強化。

    5.對于演講,教師要做到:(1)讓學生了解一些演講的知識,包括演講的意義和演講的準備等。(2)選擇好合適的演講主題;也可以結合有關課文的學習進行演講。(3)全程指導,包括演講準備,演講過程和演講后的反思等。學生可以先在小組內預演,再推薦代表在班上演講。

    梳理探究

    單元目標

    本模塊的“梳理探究”,前兩個專題側重于梳理,通過梳理積累語言和正確使用語言;后一個專題側重探究,通過對文化現(xiàn)象的探究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質疑精神。

    1、在成語、修辭等相關知識的提領下對過去積累的成語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復習,同時學會總結、提升并掌握規(guī)律性的東西,對知識和知識獲得的方法有新的體驗和認識,并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富有個性的學習方式。

    2、通過對成語、姓氏源流、年節(jié)風俗、民族融合及分化等文化問題的探究,培養(yǎng)探究的意識,逐步掌握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步形成對文化現(xiàn)象進行分析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了解文化的積淀與傳承,懂得文化具有地域性,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認同感,同時學會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3、初步掌握歷史文獻研究方法。

    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

    內容標準

    專題活動要點

    1、閱讀資料,弄清成語的來源、成語的結構和成語的特點。

    2、根據(jù)成語的來源和結構兩種不同的分類標準,對過去所學的成語進行分類整理。

    3、運用成語時注意讀音、寫法的正確,以及感情色彩和引申義的準確。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漢語成語的五個主要來源:一是神話傳說,如夸父逐日、精衛(wèi)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狐假虎威;三是歷史故事,如負荊請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驥伏櫪、青出于藍;五是外來文化,如功德無量、火中取栗。

    2、掌握成語的應用中應注意的兩點。一是注意讀音、寫法、意義和感情色彩,不要讀錯用錯。二是辨析成語的意義差別。

    發(fā)展要求

    1、了解漢語成語是語言寶庫的精華,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透過成語探究、感受中華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素養(yǎng)。

    2、了解不同民族的成語,將英語與漢語的成語進行比較欣賞。

    修辭無處不在

    內容標準

    專題活動要點

    1、分清“修辭”與“修辭格”,樹立“大修辭”觀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比喻、排比、夸張、反復、頂真等幾種常用修辭格。

    2、從語音、詞語、句子等語言的三個層面,梳理修辭格和修辭手段,將所學的修辭知識系統(tǒng)化。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語音修辭的作用:使語句富于節(jié)奏,優(yōu)美動聽。

    2、了解詞語修辭的作用:對所使用的詞語加以選擇和錘煉。

    3、了解語句修辭的作用:對所使用的關鍵句子或段落加以選擇和錘煉。

    發(fā)展要求

    1、明白修辭的使用受制于語境,任何一種修辭手段,必須受到上下文的約束,如果與上下文所設定的語境不符,即使辭藻再華美,用詞再巧妙,也只能成為敗筆。

    2、學會在特定的語境中恰當?shù)厥褂眯揶o,能利用多種修辭手段修飾自己的文句。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

    內容標準

    專題活動要點

    本專題設置了姓氏源流、年節(jié)風俗、民族探源等等三個文化性話題。但話題內容并不構成學習內容的規(guī)定性。本專題學習內容的要點重在于探究性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對生活中文化現(xiàn)象進行思考的興趣培養(yǎng)。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中國姓氏的源流。

    2、了解什么導致在特定的節(jié)令要歡慶,繼而形成節(jié)日的風俗。了解節(jié)日中的儀式的含義。

    3、了解自己所屬的民族以及民族風俗,了解其他一些民族及民族風俗。

    發(fā)展要求

    能針對某一文化現(xiàn)象,查找、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然后試著從歷史源流的角度對這一文化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探究。

    教學建議

    “梳理探究”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延續(xù)!罢闲浴笔恰笆崂硖骄俊學習內容的重要特點。教學時應當通過梳理,加強整合,對過去所學知識進行歸納與整理,將過去積累的知識系統(tǒng)化,以獲得新的理解與認識。教學時應當高度重視“過程與方法”目標!疤骄啃浴笔恰笆崂硖骄俊學習方式的基本特點。學習時應當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將問題解決能力即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核心。

    本模塊中的“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修辭無處不在”兩個專題重在語言積累與梳理,其學習方法不同于“閱讀與鑒賞”等其他部分中的語言學習,這里的語言學習不僅僅是在具體的語言現(xiàn)象、語言運用中,點點滴滴地日積月累,而是以相關語言知識為提領,通過梳理與整合,大批量學習,積累量大大提高。教學中要注意通過語言知識統(tǒng)領語言現(xiàn)象,規(guī)范語言運用,提高學習效率與效果。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專題重在文化現(xiàn)象的探究。所列“姓氏源流”、“年節(jié)風俗”、“民族探源”三個話題本身并不構成規(guī)定性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及當?shù)卣n題資源情況,另選話題進行研究性學習。重點在于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方法、學習方式地指導。

    名著導讀

    《家》《巴黎圣母院》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和三個階段的代表作。

    2.閱讀原著,理解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和線索。

    3.了解《家》的主題:禮教在吃人,作揖主義在破產(chǎn),封建家庭在崩潰,時代潮流在激蕩。

    4.分析覺新、覺慧、鳴鳳、高老太爺?shù)戎饕宋镄蜗蟆_可引導學生比較馮樂山和李甲父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形象的異同。

    發(fā)展要求

    1.巴金曾翻譯過高爾基的《鷹之歌》,里面有勇士柯丹的形象。巴金有句名言:把心掏給讀者。請談談你的理解。

    2.有專家把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稱作“青春型寫作”,認為情感過于熾熱,易引起讀者共鳴,但不屬于那種可以反復去推敲細讀的作品。你是否贊同這種看法。

    3.有人把巴金的《家》譽為現(xiàn)代紅樓夢,你是怎樣理解的。

    4.巴金認為“青春是美麗的東西”,錢理群認為“青春是可怕的”。你贊同誰的觀點,請說出理由。

    5.巴金倡導“說真話”,季羨林主張“真話不全講,假話全不講”。你贊同哪種觀點,請說出理由。

    教學建議

    1.簡介巴金的文學成就。1983年,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來華訪問時,曾親自將一枚法蘭西共和國榮譽軍團勛章授予巴金。密特朗稱巴金為“大師”,稱贊他是“當代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2.教學中可參考巴金1953年為《家》寫的跋,“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訴’”。

    3.推薦學生閱讀巴金《隨想錄》中《文革博物館》等篇目。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雨果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

    2.結合作品,分析愛斯梅拉達、卡西莫多、弗羅洛幾個主要藝術形象的性格特點。

    3.弗比斯、弗羅洛、卡西莫多、甘果瓦四個人都愛愛斯梅拉達,你認為哪一種是真正的愛。

    4.結合作品,理解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對照原則”。

    發(fā)展要求

    1.為什么說《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敘說人的命運的作品。

    2.分析愛斯梅拉達這位崇尚自由與愛情,美麗而略帶野性的吉普賽女郎為什么成為人們心目中向往的形象。

    3.卡西莫多是一位外表丑陋的敲鐘人,但卻心靈高尚。聯(lián)系賈平凹的《丑石》,引導學生討論,這是不是藝術上的化丑為美。

    教學建議

    1.作者作品簡介:在人類歷史上,有不勝枚舉的文化名人,然而,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位能被本民族奉為民族靈魂的代言人,他們的作品被視作人類精神的瑰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人類文明燈塔上一盞最為耀眼的明燈。

    2.結合作品,分析愛斯梅拉達、卡西莫多、弗羅洛幾個主要藝術形象的性格特點,聯(lián)系實際,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善惡相融、真假共存的現(xiàn)象,理解人性的復雜與真實。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課程語文教學基本要求

    必修三

    第一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學習中外小說,所選取的三篇小說,相對于初中而言,情節(jié)結構比較復雜,反映的社會生活面又比較廣,而且風格多樣,這對學生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具體如下:

    1.了解小說的基本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其中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學習這個單元,應著重鑒賞人物形象,注意情節(jié)、環(huán)境與人物的關系,深入認識細節(jié)描寫在敘事文學作品中對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2.品味小說語言,注意把握敘述語言和人物語言的不同特點,體會人物語言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體會不同時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感受中外作家的情感傾向,從中學習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

    林黛玉進賈府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本文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是全書序幕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一回通過林黛玉初進賈府的耳聞目睹,展現(xiàn)了封建大家族賈府的富貴榮華,生動地描寫了賈府這一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簪纓之族的奢侈生活,初步揭示了《紅樓夢》中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在情節(jié)設計上作者別具匠心,小說以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為線索介紹人物、描寫環(huán)境。主要情節(jié)為:拜見賈母及眾人—初見王熙鳳—拜見舅舅舅母—初見寶玉;小說人物描寫格外傳神,如刻畫王熙鳳,就通過“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描寫,體現(xiàn)其“辣”的特點;小說環(huán)境描寫角度多樣、豐富多彩,從外觀、布局、陳設等角度寫出賈府的顯赫地位和極度奢華。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名著《紅樓夢》及其作者曹雪芹相關知識。

    2.重點把握以下詞語的字音或詞義:敕造 形容 不經(jīng)之談 便宜 總角 乖張 不肖 紈绔 兩靨 忖度

    3.著重掌握下列要點,提高小說鑒賞能力:能從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命運,感受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藝,如在語言描寫中體現(xiàn)林黛玉敏感的性格等;能體會細節(jié)描寫在敘事作品中對人物形象刻畫的重要性;能通過分析人物形象來理解小說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 能分析賈府外觀、布局、陳設等描寫的特點與作用,理清環(huán)境與人物、環(huán)境與主題的關系,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能品味語言,如描寫王熙鳳“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等句子,感受作品的語言魅力。

    發(fā)展要求

    1.對《紅樓夢》有自己一定的認識,能結合時代背景了解其時代意義,并能從多個角度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闡釋。引導學生在與文本對話、與老師同學對話、與相關賞析文字對話的過程中,有自己的個性感悟和思考,提高獨立閱讀鑒賞小說的能力。

    2.通過課文學習能掌握刻畫人物的基本方法:如側面烘托,貶詞褒用等。

    3.能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環(huán)境描寫和語言表達藝術等作一定品評,嘗試寫賞析小文,并能結合文章舉例分析。

    4.課外閱讀《紅樓夢》原著,深化對作品的認識,全面賞析小說。

    祝福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祝!肥恰夺葆濉返牡谝黄,小說通過對祥林嫂這樣一位普通勞動婦女一生悲慘命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底層勞動婦女的深切關注和深厚同情。文章通過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展示了她禍不單行的多舛命運:夫死—逃到魯鎮(zhèn)做工—被婆婆轉賣到山里—第二個丈夫得傷寒死去—兒子被狼吃掉—第二次來到魯鎮(zhèn)—捐門檻贖罪—精神崩潰—乞討為生—在人們年終的祝福聲中死去。這樣的情節(jié),魯迅采取倒敘手法使整篇小說跌宕起伏且結構緊湊,強烈地表現(xiàn)了祥林嫂的悲劇命運,鮮明地突出了小說的主題;在語言上,作者采用簡潔、凝練而寓意宏富的語言,在沉郁的色調傳達出悲哀感情的同時,將人物語言高度個性化;在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是對祥林嫂形象的塑造上,小說綜合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側重白描,尤其注重勾畫眼睛,輔以語言描寫,突出了主人公在一次次沉重打擊面前呈現(xiàn)的精神世界的深刻變化。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魯迅相關知識,認識其作品的時代意義。

    2.重點把握以下詞語的字音或詞義:監(jiān)生 朱拓 間或 不更事 儼然 沸反盈天 訕訕 歆享

    3.速讀《祝!罚軠蚀_、簡要地復述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注重細節(jié)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能從人稱、線索、結構、順序等方面鑒賞《祝!返那楣(jié)特點,在鑒賞中體會作品深刻的社會意義。

    4.了解《祝!分行は衩鑼、環(huán)境描寫、語言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小說主題的作用。

    5.找出文中精彩傳神的細節(jié),感悟對刻畫人物、描摹環(huán)境、渲染氣氛等的重要作用。

    6.聯(lián)系《藥》、《孔乙己》《藤野先生》等作品,體會魯迅對中國國民性的深入體察和深刻批判。

    發(fā)展要求

    1.能對魯迅及其作品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和體驗,在閱讀魯迅其它相關作品基礎上,選取學生感興趣的人物做出評價,寫成小論文。

    2.掌握下列要點,提高小說鑒賞能力。

    ⑴通過分析人物形象來認識小說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能深入理解細節(jié)描寫對表現(xiàn)主人公命運的重要作用。

    ⑵在理解與分析該小說環(huán)境描寫特點與作用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寫作寫人敘事的文章,來學會運用環(huán)境描寫手法,以烘托氣氛,表達情感,表現(xiàn)主題。

    老人與海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課文節(jié)選自美國作家海明威名著《老人與海》,是其核心情節(jié),這一部分通過智斗鯊魚、勇斗鯊魚、百折不撓五個回合斗鯊魚的過程,塑造了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形象,歌頌了桑地亞哥英勇頑強的精神,表達了人要頑強斗爭爭取勝利,并勇敢地面對失敗的態(tài)度。作品中的大海和鯊魚象征著與人作對的社會與自然力量,而老人在與之進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現(xiàn)了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雖敗猶榮,精神上并沒有被打敗。作品啟示人們:人雖然可以暫時戰(zhàn)敗,但人的精神是永遠也打不垮的!用桑地亞哥的話說就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海明威生平、創(chuàng)作情況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語言上的“電報式風格”與情節(jié)上的“冰山原則”。

    2.重點把握以下詞語的字音或詞義:蹂躪 脊髓 吞噬 撬開 拽掉

    3.能找出并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內心獨白,理解其對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4.能對文中桑地亞哥的“硬漢”形象進行討論分析。

    5.能聯(lián)系小說情節(jié),理解“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 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哲理意味。

    發(fā)展要求

    1.該小說語言質樸無華,情節(jié)也平鋪直述,卻能讓讀者于簡單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體會到人類的奮斗意志與對生命的尊重這一深刻內涵,對此,要引導學生準確認識與體會。

    2.能對課文中桑地亞哥這一“硬漢”形象的塑造、環(huán)境描寫和語言表達藝術作品評,并嘗試寫賞析小文。

    3.能依據(jù)課文、相關資料和自己的思考,嘗試評價課文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做到有理有據(jù),鼓勵發(fā)表自己獨特的看法。

    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對語言進行品讀。小說的閱讀鑒賞必須從語言入手,不僅要注意鑒賞作品中個性化的人物語言,還要注意體會小說的敘述語言所體現(xiàn)的作家的語言特色,如魯迅小說的意蘊豐富、鞭辟入里;海明威小說的簡潔明快、意豐語簡等。

    2.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形象來理解小說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本單元的三篇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很成功,如林黛玉、祥林嫂、桑地亞哥等等,無不栩栩如生,各具典型意義。學習時要注意從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方面入手,進行細致的分析,把握這些人物的性格及其形象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閱讀鑒賞能力:

    ⑴引導學生自讀自品,自解自悟。學生自讀課文,借助相關資料,在閱讀中形成自己對課文的初步感受,如可以寫自己對桑地亞哥“硬漢”精神的理解等。                                 

    ⑵互動合作,解疑問難。交流各自的初讀心得,發(fā)現(xiàn)其中錯解、不解和偏解(不該疏忽的重要內容)之處,通過問題討論、教師點撥指導、查找資料等方式,提高對課文的認識。如《林黛玉進賈府》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你怎樣認識賈寶玉“潦倒不通事務,愚頑怕讀文章”的性格?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賈寶玉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寓意。

    ⑶修正初解,查點收獲。個人總結與集體總結相結合,梳理學習成果,包括對作品的認識理解和對閱讀鑒賞技能的掌握兩個方面。

    第二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學習唐代詩歌。唐詩代表了我國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在學習與鑒賞中,認識唐詩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取得的藝術成就,認識唐朝社會的鼎盛繁榮,尤其是文化的兼容并包對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唐詩的審美價值和社會意義。

    學習這個單元,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理解詩意,注意詩中疑難詞語的理解與積累,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2.進入詩歌的意境,感受古代社會生活與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古人獨特的審美情趣。

    3.注意聯(lián)系不同的社會時期、不同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對作品進行多元解讀,體現(xiàn)閱讀鑒賞的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

    4.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在朗讀中提高對詩歌思想內容和藝術旨趣的感悟能力。

    《蜀道難》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本文大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初年,主題是“送友人入蜀”,是李白襲用樂府古題的“即事成篇”之作。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夸張的手法,著力描繪了蜀道上綺麗艱險的山川,貫穿著浪漫主義激情,也隱含著仕途的艱險,表達了詩人生活屢遭不順的憤懣。

    該詩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為線索貫穿始終,三次發(fā)出“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長嘆,揭示出當時太平景象后潛在的危機。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聯(lián)系李白的創(chuàng)作認識其詩歌風格,具體體會李白詩歌善用想象夸張,浪漫俊逸,豪放自然,氣勢磅礴的特點。)

    2.讀準“膺”“巉”“湍”“砯”“嵬”等字音;掌握“使人聽此凋朱顏”等句中詞類活用,“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等特殊句式的特點。

    3.了解本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目的。

    4.熟讀成誦,在熟讀背誦中把握作者情感及寫作特色;在熟讀背誦后能默寫該詩。

    5.掌握下列要點,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⑴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聲韻美,感知詩歌大意。

    ⑵理解意境,賞析作者善用反復,三次詠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作用;結合詩句分析作者運用夸張和想象等手法的特點與效果。

    ⑶知人論世,聯(lián)系《蜀道難》(能聯(lián)系《蜀道難》)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李白的創(chuàng)作風格,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旨趣,鑒賞詩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

    6. 體會《蜀道難》所體現(xiàn)出的唐詩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引以為豪、樂于親近的情感。

    發(fā)展要求

    1.以《蜀道難》為例,概括李白“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傾向。

    2.對本詩的寓意有自己的見解和認識。

    3.結合詩人生活的時代背景分析李白詩風的成因。

    4.學習詩人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精神,詩人對樂府古題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字數(shù)參差錯落,句子長短不齊,也突破了舊作一韻到底的程式。

    5.閱讀有關本詩的鑒賞文章,參照這些文章學習寫詩歌賞析文字。

    《杜甫詩三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1.《秋興八首》通過對秋聲秋色的形象描寫,烘托出陰沉蕭森動蕩不安的環(huán)境氣氛,令人感到秋色撲面驚心,抒發(fā)了詩人的思鄉(xiāng)懷遠之情和孤獨抑郁之感。

    2.《詠懷古跡》敘王昭君之怨恨,訴詩人之塊壘,通過塑造王昭君這一形象,借王昭君之事書寫詩人內心的悲憤。情寓形象,愛憎分明,借形象抒發(fā)自己的怨恨之情是本詩突出的藝術特色。

    3.《登高》通過登高的所見所感,描繪了長江邊深遠空曠的秋景,抒發(fā)了詩人流落異鄉(xiāng)、年老多病、潦倒一生的身世之感,充滿凄苦悲涼。本詩寫法多端,意境開闊,沉郁頓挫,蘊藉深沉。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鞏固認識杜甫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情況。

    2.初步了解本詩的體裁特點,如平仄押韻,一韻到底,中間兩聯(lián)對仗,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上下句平仄相反等。

    3.讀準“砧”“朔”“!薄笆 薄颁尽钡茸忠;識記“他日”“苦恨”等古今異義詞;了解“玉露凋傷楓樹林”中的詞類活用。

    4.熟讀成誦,并默寫該詩。

    5.《秋興八首》:反復誦讀,能感受杜詩沉郁頓挫的聲韻美,感知詩歌大意;能結合詩句分析本詩“景中寓情、情因景顯”的藝術特色;能品析“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等詩句的意境和手法。

    6.《詠懷古跡》:能分析“赴”字的表達效果;能分析詩歌塑造王昭君這一動人形象的藝術手法,如對比、反襯等;能體會作者借詠王昭君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感。

    7.《登高》:能分析“風急”“天高”“猿嘯”“渚清”“沙白”“鳥飛回”等意象的內涵和作用;能通過上述意象分析出詩人所表達的豐富情感;能鑒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名句;能通過此詩理解杜詩“沉郁頓挫、含蓄深沉”的特點。

    發(fā)展要求

    1.課外閱讀杜甫其它詩歌,進一步體會杜甫詩中的獨特情感和藝術風格,認識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zhí)著追求。杜甫后期所寫的一些詩作,往往詞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語法奇異而內蘊豐厚,語言精純圓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2.學習古代詩歌的格律常識,對詩中的寫景、抒情、謀篇布局、煉字煉句等做些分析,嘗試格律詩寫作,借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3.進行比較鑒賞。結合初中學過的杜詩,比如《春望》《望岳》《石壕吏》等,作縱向比較,認識杜甫前期詩歌與晚年作品風格的異同,了解杜甫晚年律詩的創(chuàng)作成就和以組詩的形式詠物抒情的特點。

    4.通過學習此三首詩,學會分析杜甫不同人生階段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

    5.采取解說、評點、討論等諸多形式,就詩歌內容、詩人情感和表現(xiàn)手法等進行廣泛深入的探究。

    《琵琶行》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琵琶行》并序是一首歌行體的長篇敘事詩。它先著力描寫琵琶女精湛高超的演奏技藝,又敘述她令人心酸的悲涼身世,進而寫到作者凄苦冷落的貶謫生活,發(fā)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深沉感嘆,寄予了詩人對歌女的深切同情,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己橫遭貶謫而抑郁不得志的無奈感慨。把握梳理課文內容結構,全詩按時間順序可分為五段:

    (一)江頭送客聞琵琶

    (二)江上聆聽琵琶曲

    (三)歌女傾訴身世苦

    (四)同病相憐傷遷謫

    (五)重聞琵琶青衫濕

    從藝術手法上來說,該詩構思獨具匠心,敘事詳略得當,音樂描寫手法靈活,語言表達變化有致,是一首文質兼美的千古名篇。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

    2.熟讀成誦,并默寫該詩。

    3.讀準“賈”“憫”“迸”“斂”“嘔啞”等字音;能識記“為”“思”“暫”等一詞多義的詞義;能理解以“輕別離”中“輕”為代表的詞類活用。

    4.理清情節(jié),概括主要內容。全篇寫音樂三個回合:一聞樂,聞聲不見人,情相觸;再聞樂,見人再聞聲,情相通;三聞樂,知人重聞聲,情相融。理解詩中塑造的琵琶女漂流淪落、凄苦哀怨的形象,詩人自身橫遭貶謫、抑郁寡歡的形象及二者的相同之處。品析“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名句;歸納總結音樂描寫的手法,如比喻、側面烘托等。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等。

    5.理解運用環(huán)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方法,如“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等。

    6.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殘酷現(xiàn)實。

    發(fā)展要求

    1.仔細品味詩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現(xiàn)代意義。

    2.以這首詩為例,鑒賞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3.為該詩選配合適的中國古典名曲,在配樂中有感情地朗誦,以加深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4.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并與《李憑箜篌引》對比學習。

    5.將此詩與《孔雀東南飛》作比較研討,比較總結出同樣是敘事詩,民歌創(chuàng)作和文人創(chuàng)作的不同之處。

    《李商隱詩兩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1.《錦瑟》:李商隱詩集中的壓卷之軸。關于《錦瑟》的主題,眾說紛紜,一般認為,此詩系自傷身世。聯(lián)系全詩的感情基調,應有生離死別之恨、理想破滅之痛,雖然詩題“錦瑟”,但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借琴瑟傾訴隱衷,表達心曲。

    2.《馬嵬》:李商隱詠史詩中的佳作。本詩寫的是唐玄宗在馬嵬驛為“六軍”所逼,“賜死”楊貴妃這一事件,表達了對唐玄宗迷戀女色、荒廢朝政的大膽譏諷和直面指責。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初步了解李商隱的生平及其創(chuàng)作情況:李商隱的詩,以其纏綿婉麗、意味深長的風格,高立于晚唐詩壇,頗受后人喜愛。

    2.熟讀成誦,并默寫該詩。

    3.讀準“惘”“更”“柝”等字音,了解文中一詞多義的用法。

    4.《錦瑟》:能理解詩中運用的象征手法;能理解詩中運用的典故及每一個典故蘊含的深刻寓意;能結合詩句對詩歌的主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能體會詩人所表達的豐富情感。

    5.《馬嵬》:能結合“馬嵬之變”理解詩所要表達的主題;能理解詩中采用的倒敘的章法結構;能分析本詩中運用的對比和反襯的藝術手法;能結合本詩理解前人對本詩“諷意至深,用筆至細”的評價。

    發(fā)展要求

    1.進一步訓練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體會李商隱詩意境高遠、語言華美、情深意濃的特點。

    2.能充分理解這首詩運用象征手法表達情感,表現(xiàn)主題,并明確象征與比喻的異同。

    3.能以《錦瑟》為例,分析總結用典的效果:可以加大詩句的內涵,提高詩句的品位,鑄造出詩歌典雅、厚重的意蘊;還可以借題發(fā)揮,“借尸還魂”,為我所用,創(chuàng)造出古典新義來。

    4.選取自己喜愛的名句深入鑒賞,寫成賞析短文。

    教學建議

    1.從誦讀入手,引導學生進入學習詩歌的情境。誦讀的作用,一是達到背誦;二是在誦讀中涵泳詩意,感受聲韻美、意境美;三是培養(yǎng)古詩語感。在誦讀中與詩人同呼吸共悲喜。

    2.從意境入手。唐代詩人的創(chuàng)作注重意境的創(chuàng)造,引導學生結合注解,自主閱讀理解各首詩,從意境出發(fā),把握詩中的“象”與“境”, 學會遷移閱讀。

    3.從想象、聯(lián)想入手。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把握詩歌的景與情,是提高對詩歌個性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徑,引導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過程中想象畫面,品味語言,體會感情。

    4.提示學生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詩歌是心聲的外化,“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古代的社會生活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古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同于現(xiàn)今,所以我們讀古代詩歌,尤其要有“背景意識”。

    5.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詩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古人說“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鑒賞詩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 是詩歌鑒賞的重點。

    6.教學過程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感悟力和想象力,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比如旅游、交友)和讀書經(jīng)歷來理解詩歌,進而在感情上產(chǎn)生共鳴,特別是《蜀道難》、《琵琶行》等千古名篇。

     

    第三單元

    單元目標

    高中新課標對文言文的閱讀教學,提出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二是體會作品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這就是說,文言文的教學,首先要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詞語,理解詞義和句式,始終是文言文閱讀教學的重點之一。而朗讀、背誦、詞義、句式的歸納對比練習和古文今譯練習,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結構層次,識記積累重要詞語和特殊句式。

    2.鑒賞學習文章的論證藝術!豆讶酥趪病肥菍υ掦w論辯文,說理形象,明白曉暢,論辯有力,氣勢雄渾;《勸學》說理透辟,邏輯嚴密,駢散結合,瑯瑯上口;《過秦論》敘議結合,深切著明;《師說》取精用宏,渾浩流轉,都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3. 注意訓練質疑解難的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提出問題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學習,在交流中提高。

    4.是認真誦讀,通過誦讀體會議論性散文的語言妙處。重視朗讀和背誦指導。讓“讀”貫穿始終,以“讀”帶動對文意的理解,以“讀”促進語感的培養(yǎng)。

    5. 體會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華,提高自身修養(yǎng)。關注作者及時代背景,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了解作者思想的內涵,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風格。

    8

    寡人之于國也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寡人之于國也》是記孟子答梁惠王所問的幾段話,主要內容是闡明王道政治的。先針對梁惠王的疑問,用比喻說明兇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論證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歸順。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畝之宅”“百畝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其所主張的減輕勞役、發(fā)展生產(chǎn)、興辦教育、利民保民等主張,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積極思想。

    行文自然流暢,說理透辟,比喻鮮明,又善用排比、對偶,更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節(jié)奏感。本文論述“保民而王”的觀點非常透徹。首段先寫梁惠王質疑,為答問作準備。第二段針對疑問,巧用比喻釋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無望民之多于鄰國”。第三、四段正面論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處。末段巧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批駁人死罪歲,自然得出“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結論。

    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論證嚴密,說服力強,充分顯示了孟子的論辯才能。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通假字:“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者”“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直不百步耳”。

    2.古今異義:“河內兇”“鄰國之民不加少”“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谷不可勝食也”“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一詞多義:王、食、時、以、于、之、然。

    4.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填然鼓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無罪歲”“樹之以!薄肮峰槭橙耸扯恢獧z”。

    動詞作名詞,“請以戰(zhàn)喻”“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形容詞作動詞,“謹庠序之教”。

    使動用法,“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

    5.特殊句式:

    判斷句,“是亦走也”“非我也,歲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倒裝句之狀語后置,“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倒裝句之賓語前置,“未之有也”“雞豚狗彘之畜”。

    發(fā)展要求

    1.讀書明理,文以載道,理解把握文中孟子仁政思想,用現(xiàn)代觀念理解孟子關注民生的視角,分析其仁政思想的價值所在。

    2.融會貫通,拓展探究,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這一比喻的內涵,學習孟子善用對比說理論證的手法,聯(lián)系已學過的孟子散文,深入探究其文章的思想性、邏輯性。

    9

    勸學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文章以許多生動的比喻闡述了學習在增長知識、培養(yǎng)品德、發(fā)展才能方面的重要性,指出人生來并沒有什么不同,人的知識、才能、品德主要依賴于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尤其是后天的學習和教育,所以,任何人都應該有步驟地不間斷地堅持努力學習。荀子強調教育的功能,學習的重要,是有積極意義的。

    該文通過大量形象生動的比喻來進行說理,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表達得具體生動,明白易懂,從而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

    文章通篇都有比喻,但運用的方式靈活多變,有時單用,有時連用;有時先說理,再設喻;有時先設喻而寓理于其中;有時連用幾個同類的比喻;有時又正反比較,搭配出現(xiàn),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在作者巧妙的運用之下,文章顯得錯落有致,富于啟發(fā)性。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通假字:“雖有槁暴”“君子生非異也”“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木受繩則直”。

    2.古今異義:“學不可以已”“蚓無爪牙之利”“金就礪則利”“輮以為輪”。

    3.常用文言實詞(略)、虛詞:“之”“于”“而”。

    4.詞類活用:

    名作動,“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名作狀,“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5.特殊句式:

    判斷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使之然也!薄暗歉叨校鄯羌娱L也”“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固定句式,“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之”,定語后置的標志。

    介詞結構后置:“青出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6. 在理解基礎上熟讀成誦,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語感。

    7.抓住提示論點的關鍵語句和用以論證的比喻,明確本文的論點和論證方法。

    發(fā)展要求

    1.探究“學不可以已”的深層次的思想內涵。

    2.運用比喻論證,寫一段勸勉性的文字。

    10

    過秦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過秦論》大約寫于漢文帝元年(前179),作者賈誼時年僅21歲。該文通過對秦由盛至衰,由興到亡的歷史總結,論述了它所犯的過失,揭示了導致其滅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關于治國應施仁政的主張,并諷勸當時的統(tǒng)治者必須以秦為鑒戒,施行仁義,以求長治久安。

    該文是一篇議論文,但敘事卻多于議論,議論又多寓于敘事之中。文章以敘事作為議論的依據(jù),故根據(jù)充足,議論就更有理有力;而敘事又因議論的闡發(fā),使其思想內容得以深化和升華。這樣敘議結合,富于雄辯,文章有很強的說服力。同時,作者使用辭賦的藝術手段,鋪張、夸飾、排比、對偶,滿篇皆是,使得文勢充暢,波瀾層迭,議論風發(fā),汪洋恣肆,主題突兀,不僅能夠以理服人,而且能夠以情感人。再加之全篇對比到底,縱比、橫比、連比、間比等多種對比方法相交織在一起,使得文章結構奇特宏偉,氣勢雄闊磅礴,論述酣暢淋漓。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古今異義詞:“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山東豪俊并起”“流血漂櫓”。

    2.通假字:“約從離衡”“制其弊”“倔起阡陌之中”“贏糧而景從”“百有余年”。

    3.詞類活用

    動詞活用作名詞:“追亡逐北”。

    動詞使動用法:“卻匈奴七百余里”“約從離衡”“序八州而朝同列”“外連橫而斗諸侯”“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形容詞使動用法:“會盟而謀弱秦”“以愚黔首”“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名詞作狀語:“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內立法度,南取漢中”“然陳涉甕牖繩樞”。

    4.重點實詞:制、亡、固、利、遺、度。

    5.特殊句式:

    判斷句,“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薄瓣P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被動句,“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賓語前置句,“陳利兵而誰何”“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發(fā)展要求

    1.欣賞學習:賦議于敘,卒章顯志;對比映襯,波瀾層析;排比對偶、敷陳渲染。

    2.結合明人王世貞“篇有百尺之錦,句有千鈞之弩,字有百煉之金”的評論,學習、借鑒本篇本類散文成就中的之處。

    11

    師說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師說》選自《昌黎先生集》,是韓愈的一篇著名短論。作者針對兩漢以來儒家經(jīng)師嚴守師法,故步自封,和魏晉以來士大夫中的“非師無學”“恥學于師”,以及當時社會上不重視求師學習的惡劣風氣,于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任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時寫了此文。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談到此事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韓愈的《師說》,曾被譽為膽識兼?zhèn),富有?chuàng)造精神的作品。他關于教師的職能的提法,就有精辟獨到之處,以前從未有人提得這么明確;他主張以道為擇師的唯一標準和能者為師的觀點,更突破了封建觀念,針砭了當時以門第相尚,不重真才實學的流弊;關于“人非生而知之”,有惑或從師的論斷,也是符合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值得肯定。

    該文)整篇從立論、論證到結論,環(huán)環(huán)相套,緊扣中心,布局謀篇,頗具匠心。在論證的過程中,又有的放矢,有破有立,有褒有貶,有虛有實,有綜合有分析,理論聯(lián)系實際,極有說服力。對比手法和排偶句式的大量運用,正反兩面的反復論證,也使得文章的觀點更為鮮明突出,氣勢更為順暢壯盛,不僅感情充溢,而且增強了論辯的邏輯力量。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古今異義詞:“古之學者必有師”“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今之眾人”。

    2.通假字:“傳道受業(yè)解惑”“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或不焉”。 

    3.詞類活用:

    意動用法,“吾從而師之”“而恥學于師”。 

    名詞作動詞,“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形容詞作名詞,“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小學而大遺”

    4.一詞多義:之、其、道、師。

    5.特殊句式: 

    判斷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介詞結構后置,“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而恥學于師”“不拘于時,學于余”“師不必賢于弟子”。 

    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6.細讀課文,疏理結構

    立論:老師的職責——從師的必要 ——擇師的標準

    論證:反面論證——批判恥于從師;正面論證——師生關系與師道關系

    發(fā)展要求

    1.從現(xiàn)實借鑒的角度,探究如何揚棄韓愈文中所指“教師職能”的具體內容。

    2.適當關注韓愈“古文運動”文學主張,了解古文運動和唐宋八大家。

    教學建議

    1.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積累梳理文言知識,可合作交流,共解疑難,可適當制作多媒體課件,增加課容量。

    2.指導學生掌握下面的議論文解讀方法:

    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明確論點、論據(jù)——思考、體悟或質疑觀點。

    3.本單元幾篇經(jīng)典名文是語文學習的豐富資源庫,可放手讓學生自己從語言知識、論辯藝術、思想內容等方面分專題作深入的學習研究,可個人鉆研,小組交流,也可小組研究,全班交流,在交流品評中分享成果,提高認識。

    4.本單元課堂教學要有歷史感。

    5.注意溫故知新。

    第四單元

    單元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科普說明文的說明內容。本目標側重于學生來整體把握文章的框架結構,理清文章脈絡,以形成清晰的課文思路。

    2.激發(fā)學生探究,訓練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說明文教學中,信息篩選、信息整合能力的訓練是一個重點,由于包含有大量的科學信息,可以通過巧妙的問題設置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讓學生自主閱讀來檢索信息。

    3.挖掘人文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品質。

    12

    動物游戲之謎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該文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篇思路清晰、內容生動、篇幅不長的科普文章。學習本文首先要了解基本內容,接受科學知識,其次要理清思路,把握結構,并能體味語言特點;激發(fā)學生探索求知的強烈愿望。

    該文介紹一個新的科學觀點:傲慢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曾認為只有人類才是有智慧的生命體,而其他動物不過是受制于條件反射、具有生理反應的簡單生命。只有人類才會思考、才會有超出生理反應以外的各種行為。現(xiàn)在動物學家注意到動物具有游戲的天性,雖然還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是承認動物在游戲,承認動物具有一定的智力潛能、創(chuàng)造性和多樣的交流方式,承認動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體,這本身就是認識上的進步。這種進步帶來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在生命倫理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多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人類將因此重新定義動物,重新審視和動物的關系,進而重新認識自己。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注意說明文文體及科普說明文自身的特點。

    科普說明文:介紹科學領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語言準確嚴謹又生動活潑。在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注重激發(fā)人們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人們的科學探索精神。

    2.歸納本文的說明方法,理清層次結構,體會科普說明文描寫和說明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科學思維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結構形式:  

                    總——分——總

    內容:     

            演習說

            自娛說

    動物為什么游戲   還有待更深入研究

            學習

            鍛煉說

    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3.領悟文中蘊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發(fā)展要求

    1.文章以《動物游戲之謎》為題目,其主要內容是解說“謎”在哪里。所以,文章列舉了各種假說。請找出關鍵句,篩選出 “假說”的根據(jù)和結論,辨析各種“假說”的區(qū)別。

    2.深入探究、拓展視野:探究文中蘊含的科學精神,感受科學思維。

    13

    宇宙的邊疆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文體特點。課文是一部電視片的解說詞,解說詞也屬于說明文的文體范疇。教學時要注意其特點:解說詞要根據(jù)解說對象的特點,有明確的主題指向和說明重點,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精粹和關鍵,即使必要的拓展性內容,也不能游離解說的主題;解說詞補充和增加解說對象的相關信息,主要是知識和情理的擴展,使讀者接受到畫面和實物本身無法傳遞和難以表達的涵義;解說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各個部分又有相對的獨立性。課文從宇宙整體到星系的組成再到太陽系,雖然每個部分緊密相聯(lián),但又各有側重,各有中心。學習課文,首先要了解解說詞的特點,便于更好地把握課文內容。

    說明順序。課文是電視片的解說詞,所以具有一定的視覺性,隨著攝影鏡頭由大尺度空間到小尺度空間,緩緩推進。課文已經(jīng)脫離了電視視覺畫面獨立成篇,從說明順序上看,采用的是空間順序。作者認為“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課文說明由宇宙到地球,就是人類的未來之路,說明的順序和作者的思想是統(tǒng)一的。

    議論與抒情。作為解說詞,作者不斷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大段的議論和抒情,是普通說明文所罕見的,如開始的三段文字和結尾的兩段文字,強烈的議論和抒情色彩,融說理和抒情為一體,而且和說明性的文字渾然天成,傳達了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認識;語段中的議論和抒情也是隨處可見的,可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以便了解作者的思想。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學會從文中篩選重要信息。

    2.深入分析該文大量議論與抒情的作用,進一步體味語言的嚴謹與情趣詩意之美。

    3.感知解說詞的文體特點

    解說詞要根據(jù)解說對象的特點,有明確的主題和說明重點,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關鍵,即使是拓展性內容,也不能游離解說的主題。如課文解說的對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緊扣宇宙的組成來介紹,不能隨意生發(fā)其他問題。

    解說詞補充和增加解說對象的相關信息,主要是知識和情理的擴展,使讀者接受到畫面和實物本身無法傳遞和難以表達的涵義。如課文中對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紹(知識擴展),將宇宙比做大海,激發(fā)讀者對宇宙的想像。

    解說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各個部分又有相對的獨立性。課文從宇宙整體到星系的組成再到太陽系,雖然每個部分緊密相聯(lián),但又各有側重,各有中心。

    4.分析本文的說明順序及其作用

    從說明順序上看,作者是按照空間順序,由大尺度空間向小尺度空間推進介紹的。第一部分介紹宇宙并說明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第二部分介紹星系;第三部分介紹恒星;第四部分介紹行星和太陽系;最后回歸到人類的家園。

    這樣的說明順序,好處在于:

    雖然我們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們跳出宇宙之外,將它作為純客觀的說明對象來解說,這樣能夠更清晰、直觀地介紹。

    空間尺度由大到小,讓讀者從整體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細微,這樣順序清楚,層次分明,符合讀者的思維習慣。

    由廣闊的宇宙,穿過無盡的空間,最終回到人類的家園,這是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表現(xiàn)了人類對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們自己的命運”的熱情。“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觀地球,就是人類的未來之路,說明的順序和作者的思想達到某種契合。

    發(fā)展要求

    1.探究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的有機結合。

    2.感知本文行文“很大的跳躍性”與“極具層次感”的電視解說詞特點。

    3.深入挖掘探索過程中的懷疑和想象精神,培養(yǎng)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

    14

    一個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本文內容的主要特點就是生活味濃:“我”蹲在小池邊,為慢慢暢游的鯉魚所陶醉,并由此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八歲時,聽過一回理論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故事之后,懷著一顆好奇的童心,讀著有關愛因斯坦其人及他的理論的每一本書,最后決心當一名理論物理學家;高中階段建“自己的原子對撞機”,沉浸于科學實驗之中。文章的三塊主體內容,百分之百地敘寫了作者童年及高中階段的生活之趣之思之行。文章標題中的“教育”,嚴格意義上說是作者的自我教育。由于內容充滿生活味,文中涉及的一些原本深奧的理論物理學問題,也變得可感可知。

    基本內容:

    ①人人都對自然感到好奇,都以自己喜愛的形式尋求自然的“謎底”,但是大多數(shù)人一般直接探尋自然本身,而作者卻由人的觀察角度,反思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此谱髡呱倌陼r的思維超出同齡人,其實只是他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并且保持了這樣奇特的想像力,由此奠定了他對高維空間理論探究的基礎。

    ②作者少年時接觸到愛因斯坦的“未竟事業(yè)”,激發(fā)了他的探究興趣。他之所以感到“激動人心”,是因為他把愛因斯坦的理論當成一個“偵探故事”來閱讀、探究,這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另外,“我決定要對這一秘密刨根問底”,也表現(xiàn)了他有毅力有恒心的性格,這是成為科學家的基本素質。

    ③高中時代,本應“在棒球場或籃球場玩耍”,享受青春年華,但作者卻“找遍周邊地區(qū)大量的電子倉庫,裝配必需的硬件設備”,在“學校的足球場中纏繞22英里長的銅線”,自己動手建設實驗室,驗證愛因斯坦理論,探究反物質。作者進行這樣艱苦枯燥的工作,體現(xiàn)了他對科學的熱愛,以及踏實的性格,顯露出一個科學工作者的潛能。

    由①②到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教育歷程”和“教育內容”。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理清文章基本結構。

    文章的題目是“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因此,敘述的順序主要是歷時性的。但是,作者開頭就說“童年的兩件趣事極大地豐富了我對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導我走上成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而“童年的兩件趣事”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又是共時性的敘述。這樣的結構安排,使文章既脈絡清楚,又重點突出,充分體現(xiàn)了一名理論物理學者的風格。

    2.感知文章剪裁特點。

    在整體上,作者并沒有從童年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按時間順序敘事,而是通過童年的兩件趣事和高中時建立實驗室的事例,突出“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長的經(jīng)驗;在局部上,重點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對撞機”上,其中具體的數(shù)據(jù)陳述得很詳盡,讓人體會到作者嚴謹、踏實的性格,以及成為物理學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質。

    3.分析文章科學內涵。

    課文三個主要部分,并不是簡單地敘述作者成長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學精神內涵:科學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帶來創(chuàng)造力。作者正是從對鯉魚世界的想像中,認識到人類觀察空間的局限性,間接感悟到高維空間的存在;科學不應該是枯燥的,而是充滿樂趣的。探尋自然的奧秘,對真正的科學工作者來說,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戲”,也是人生的“境界”;科學不去踏踏實實地做實驗,就不能得到基本數(shù)據(jù),假說就不能確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礎工作,最終只能浮躁不已,達不到真理的彼岸。作者從事的高維空間理論,雖然還停留在紙面上,但是科學家們已經(jīng)在做許多基礎的實驗工作,努力使理論得到證明。

    4.提供必要補充資料。

    這篇課文涉及一些宏觀宇宙學的理論,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理論物理學知識,如統(tǒng)一場論、高維空間等的概念和解釋。

    發(fā)展要求

    1.辨析:為什么是標題是“教育歷程”而不是“成長歷程”?

    2.探究:鯉魚對世界的認識和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有什么相似之處?

    3.拓展:科學精神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教學建議

    1.本單元科普文章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特點(本單元科普文章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教學中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凸顯知識性趣味性內容,并和生活適當聯(lián)系,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內容不可喧賓奪主,前提是保證完成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即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

    2.本單元課文篇幅較長,篩選信息有困難,但教師切不可越俎代庖,一定要讓學生自行完成閱讀文本篩選重要信息有用信息的過程。每個學生至少要作一篇課文的真閱讀,以獲得切實的科普說明文的能力訓練和能力提高。

    3.在科學活動之外,人類還有廣泛的社會生活。所以,科普文章不僅弘揚科學精神,也表現(xiàn)出強烈的人文關懷。彰顯出科學家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和他們高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相交融、緊密聯(lián)系的,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共同構成?茖W家追求真理、為科學奉獻的精神,以及關注人類、關注環(huán)保等意識,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的體現(xiàn),不能生硬地區(qū)分開來。

    表達與交流

    單元目標

    語文必修三“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訓練一般議論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多思善想  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學會寬容  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jù),善待生命  學習論證,愛的奉獻  學習議論中的記敘?谡Z交際專題為討論。

    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這是課程目標“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培養(yǎng)科學理性以及在表達實踐中發(fā)展邏輯思維的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認識多角度看待事物的必要性和意義。

    2.能選擇新穎的角度寫作。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認識多角度看待事物的必要性:因為客觀事物本身可能是復雜的,多層次、多側面的,多角度看待事物,才有可能看到事物豐富的內涵

    2.認識多角度看待事物的意義:能多方面揭示事物的真,能展現(xiàn)寫作者的思維之美。

    發(fā)展要求

    1.能在多向思維的基礎上做逆向思維。逆向思維的前提是,事物的兩面性,即常規(guī)屬性和特殊屬性。

    2.能在多種議論角度中,選擇新穎的、有針對性的角度。新穎性也即角度的奇特性,針對性即角度的切合自身實際的可寫性(容易說得中肯,有說服力)。

    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jù)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jù)》這是課程目標“能圍繞中心選材”的具體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培養(yǎng)寬容情懷。

    2.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jù)。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理解寬容是什么。寬容是一種高尚的善意,它使我們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理解事情,相互理解、相互友愛。寬容是對人格的尊重,對有錯誤的人也要尊重人格,以治病救人的態(tài)度幫助。

    2.能用寬容的眼光回憶、反思、審視生活中矛盾、糾紛。

    發(fā)展要求

    1.能圍繞“寬容”分析、闡述出分論點,能用道理和事例作論據(jù),支撐、說明分論點。事例要詳略得宜,道理要準確恰當。

    2.使用論據(jù)的要求:第一是能證明、說明觀點,與論點有內在聯(lián)系;第二是典型;第三是新穎。

    飛 學習論證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學習論證》這是對課程目標“發(fā)展邏輯思維”以及進一步提高議論等基本表達能力的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培養(yǎng)善待生命的情懷。

    2.學習多種論證方法。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認識人的生命的可貴,并體會偉人們的美好的生命價值觀。美好的生命價值,在于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如事業(yè)、愛情、知識、同情人類等。

    2.反思寫作者自己的生命價值觀,進一步領悟生命的意義。

    發(fā)展要求

    用多種論證方法寫作善待生命的話題。這些論證方法是:例證法(舉例子)、喻證法(比喻)、引證法(名言及公理、原則)、對比法(比較)等等。

     學習議論中的記敘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學習議論中的記敘》這是對課程目標“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具體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認識愛的含義,培養(yǎng)愛心。

    2.學習議論中的記敘。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理解愛是什么以及其產(chǎn)生基礎。愛是人類的一種美好情感。人類的愛是在長期群體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特殊感情。

    2認識愛的表現(xiàn)及意義:愛與善聯(lián)系在一起;愛心能拒絕殘暴,維護美好。

    3.辯證地理解愛:愛不意味著容忍欺壓、不平和邪惡。追求美好,鞭撻丑惡是真正的愛心。

    發(fā)展要求

    1.辨別不同類型的愛的差別及共同點:親情之愛、朋友之愛、異性之愛等等雖有差別,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所愛之人以真善美的感情去祝福并參與其幸福的創(chuàng)造。

    2.回顧、反思社會上及周圍身邊愛與恨的現(xiàn)象。

    3.恰當?shù)厥褂米h論夾敘述的表達方式討論“愛”的話題。 議論中的敘述,要與文章的整體節(jié)奏合拍,一般不做描寫或展開。

    飛討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討論》這是對課程目標“在討論或辯論中積極主動地發(fā)言,恰當?shù)貞獙娃q駁”的具體落實。本課內容要點:

    1.了解有關討論的知識。

    2.能積極參與討論并能進行反思。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明確討論的意義。通過討論,可以提高認識,加深理解;開闊思路,集思廣益;消除矛盾,協(xié)調關系等。

    2.了解討論前的準備。首先要弄清“討論什么”,提出問題應切合實際而且富有價值,具體明確,針對性強;其次要搞明白“為什么要討論”,即討論要達到怎樣目的;再次組織者或主持人可在討論前搜集、整理一些相關資料,供討論者參考,或提出討論的要求。

    發(fā)展要求

    1.明確討論過程中的要求。發(fā)言既要做到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論據(jù)充分,也應做到文明得體,不隨意打斷他人發(fā)言,不強詞奪理,不盛氣凌人。此外,還應學會傾聽,善于抓住對方發(fā)言的要點,善于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建議。

    2.積極參與討論,并且能對自己的討論進行反思:是否踴躍發(fā)言,是否在針對議題展開討討等。

    教學建議

    1.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這里建議:(1)教師能就一則材料或一句名言做多角度立論的示范、演示。這樣的可以讓學生覺得多角度立意真地可行,從而使他們初步產(chǎn)生多角度思維的信心。(2)可以做文章的整體構思,但文章真正的難處在于中間部分的分析。教師要明確,從別人的材料中,分析出論點的過程,就是寫作以及材料生成的過程。要鼓勵學生做這種分析式寫作。(3)可以先小組討論立論,再個人獨立寫作。教師要提醒學生,可以使用相似思維,多方聯(lián)系、廣泛取材,使立論之主題得到渲染。

    2.話題(或范圍)“寬容”的寫作,為了不至于讓寫作者無處下手,建議教師采取如下策略:

    (1)教師組織全班同學針對“寬容”用思維發(fā)散的形式提出若干問題。教師把這些問題板書在黑板上。(2)讓學生小組討論,篩選出他們認為有討論、回答價值的三至五個問題。(3)學生就小組內達成的共識(問題)寫作。要求在寫作中分析、回答這些問題;在回答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引用名言和事例作論據(jù)(事例論據(jù)不一定非名人不可,也可以在自然界和自己及身邊吸收)。(4)學生草稿完成后,小組內逐一朗讀,同學互評并修改;并且各組推薦一名代表到班上朗讀自己的文章,教師再做評點。

    有條件的學?刹捎镁W(wǎng)絡互動的方式完成,其流程如下:(1)在校園論壇上設立題為“談‘共處’”和“說‘寬容’”兩個討論區(qū)。(2)在討論區(qū)上張貼自己的短評。   

    (3)根據(jù)網(wǎng)上討論情況,把自己的一則短評擴充為一篇文章。(4)網(wǎng)上張貼自己的作文,對全班作文隨意點評。(5)根據(jù)同學的點評,修改自己的文章。(6)把自己的文章通過電子信箱發(fā)送給有關媒體。

    3.話題“善待生命”教學建議基本上與上一課同。因為,選擇和使用材料與論證過程本質都是同一的,都是針對話題提出問題,再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蛘哒f,當我們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時,自然不可少地要吸附材料、使用論證方法;蛘哒f,沒有使用材料而不論證的,也沒有論證而不使用材料的。

    4.話題“愛的奉獻”的教學建議與上一課完全相同。

    5.對于討論,教師要做到:(1)讓學生了解一些討論的知識,包括討論的意義和討論的準備等。(2)選擇好合適的討論主題;也可以結合有關課文的學習進行討論。(3)全程指導,包括討論準備,討論過程和討論后的反思等。學生可以先在小組內預演,再推薦代表在班上討論。

    梳理與探究

    單元目標

    本模塊的“梳理探究”,第一專題側重于梳理,第二、三專題側重探究。

    1、通過對幾種常用交際用語的梳理積累和規(guī)范生活中的交際語言;探究日常用語背后的文化內涵。

    2、通過對個性化閱讀方式的探究與實踐,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3、通過對自評分析,了解自身語文學習情況,提高語文的元學習能力

    4、初步掌握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

    內容標準

    專題活動要點

    1、了解稱謂語、禁忌語、委婉語、寒暄語、致謝語、祝頌語等等社會交際中的禮節(jié)性交際用語的大致類別。

    2、重點對稱謂語、禁忌語做梳理分析,繼續(xù)嘗試從歷史源流的角度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心理根源。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搜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稱謂語、禁忌語和委婉語,明確其使用的特定語境,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正確的使用。

    2、選擇幾個感興趣的稱謂語,對它的使用場合、對象、頻率,甚至歷史沿革做一些探究。

    3、從現(xiàn)實生活中搜集使用“委婉語”的例子,分類探究在哪些場合需要使用,采取這些方式是出于什么樣的心理。

    發(fā)展要求

    1、查找資料,分類搜集古人的字號、敬稱、謙稱,也可以搜集古人對父母、老師、婦女、帝王的稱謂等,探究這些稱謂語背后的文化觀念。

    2、比較不同語言之間的稱謂語,嘗試探究不同文化對交際語言的影響。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

    內容標準

    專題活動要點

    1、名作重讀:選擇一篇或一部過去讀過的文學作品,重新閱讀,看看有什么新的理解和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閱讀感受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2、名文共賞:選擇一篇或一部文學作品,與同學分享,閱讀后互相交流閱讀感受,看看有什么共同的或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共同分析產(chǎn)生不同的原因。

    3、續(xù)寫改編:選擇一篇你熟悉的小說(片段或全文),改編成課本。换蛘哒归_想象進行續(xù)寫。然后與同學交流分享,看看各自有什么樣的二度創(chuàng)作。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理解文學鑒賞是一種個性化的文學接受活動,它受到閱讀者的年齡、性別、認知結構、人生閱歷、思想境界以及審美品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2、閱讀文學作品時,能有自己獨到的感受與理解,并能與同學交流分享。

    發(fā)展要求

    1、了解文學鑒賞的基本方法,思考個性化閱讀的價值。

    2、以續(xù)寫、改編的方式,展開想象對文學作品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

    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內容標準

    專題活動要點

    1、問卷調查分析:①仔細閱讀教材中《語文學習自我評價表》所列出調查模塊及模塊中的每一項評價指標,結合自身情況認真填寫。②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同學交換《語文學習自我評價表》,相互評分,然后分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填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③分析與對策: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反思并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語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

    2、調查問卷設計:自己設計調查問卷,有選擇地對語文特長如何形成的?語文高分成績是如何獲得的?語文學習障礙是怎樣造成的?語文素養(yǎng)是如何提高的?然后指導學生自主進行問卷調查,并完成統(tǒng)計分析。

    3、調查報告的寫作:查閱資料,學習調查報告的寫作方法,根據(jù)自己設計并調查統(tǒng)計的結果,寫作一篇調查報告。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通過“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表”的自我評價,總結,審視自己的學習方式和習慣,了解自己語文學習的現(xiàn)狀,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促進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2、掌握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及比較分析的基本方法。

    發(fā)展要求

    1、初步學習問卷調查表模塊及指標體系的設計,與同學合作完成一份調查問卷的設計。

    2、學習調查報告的寫作,根據(jù)問卷調查的分析結果,獨立完成一份調查報告。

    教學建議

    “梳理探究”是以專題為單位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每一模塊均設置有三個專題,每一專題下又有多項活動內容。研究性學習活動耗時較多,因而學習中教師可根據(jù)學生情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部分專題和部分活動內容即可,不必面面俱到。應注意避免“重梳理、輕探究”的傾向。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專題重在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是一種實踐能力,要引導學生在生活學習運用,規(guī)范自己的日常用語,口語交流中注意準確使用禮節(jié)性語言。日常用語的演變也反映了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應注意引導學生探究日常交際用語的發(fā)展變化,體會其背后蘊含的文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專題重在通過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力。文學作品一旦問世,就形成了一個由作者、作品和讀者構成的“三位一體”的系統(tǒng),閱讀其實就是一個讀者與作者對話,思想與文本碰撞,心靈與歷史溝通的過程。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是由作品的多義性和讀者的差異性決定的,它關注人的內心世界,關注個體差異,這與《語文課程標準》語文學習個性化,閱讀個性化的要求是極其吻合的。所以本主題的學習活動,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多角度的解讀,對比閱讀,不同見解的討論,對不同見解產(chǎn)生原因的研究探討,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續(xù)寫等多種方式方法,使學生在研究整理、合作爭鳴、發(fā)展創(chuàng)新以及審美鑒賞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學習活動中,要強調觀點的個性提煉,強調語言的個性表達,強調思維的獨特性和邏輯性。也要注意把握個性化的尺度,避免偏激的理解,對作品闡釋過度,嚴重歪曲文學作品。

    “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專題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語文學習方面的策略性知識。組織學習活動時應注意:

    營造氛圍,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熱情鼓勵,提供成功的心理體驗。積極評價,給予有效的情緒激勵。注重引導,教給學生自我評價的方法。在知識學習中,幫助學生明確自我評價的標準。在同伴互評中,引導學生領悟自我評價的魅力。采用多種方法,如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寫讀書筆記,編制試卷,建立錯題集。做好學習反思。

    持之以恒,養(yǎng)成學生自我評價的習慣,進而發(fā)展學生的元學習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除上述內容外,不要忽略本部分的另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問卷調查研究方法的學習。

    名著導讀

    《紅樓夢》《高老頭》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曹雪芹的身世與他創(chuàng)作《紅樓夢》的意圖。

    2.結合作品,分析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幾個主要藝術形象的性格特點。

    3.《紅樓夢》的人物中,你最喜歡哪個,為什么?

    4.高鶚續(xù)寫的后40回,并不完全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如果由你來續(xù)補,你會怎樣安排小說的結局?

    (疑,“你”是誰?教師?學生?)

    發(fā)展要求

    1.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曹雪芹在《紅樓夢》的開篇作了說明,寫這部小說是追悔以往人生,紀念當日“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的女性。但實際上,他在小說中抒寫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悲歡,而是力圖表現(xiàn)對當時社會關系與精神文化的深刻認識。

    2.結合作品,感受作品的藝術特色:曹雪芹聲明他之所寫乃是自己的“身前身后事”,這不但為小說創(chuàng)作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也由于題材切近作者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加強了作品現(xiàn)實性的深度和情感力度,敘事與抒情完美結合,正是這部小說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的重要表現(xiàn)。

    3.《紅樓夢》的語言值得稱道。試從書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兩段細細品味。

    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可簡略介紹《紅樓夢》的藝術成就。

    2.教師可結合《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林黛玉進賈府》《寶玉挨打》等選文引導學生精讀,感悟小說所達到的成就。

    3.可以推薦課外學生閱讀王昆侖的《〈紅樓夢〉人物論》劉心武的《劉心武揭秘〈紅樓夢〉》。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被稱為“文學拿破侖”的巴爾扎克創(chuàng)作的《人間喜劇》。

    2.閱讀作品,把握內容,分析拉斯蒂涅、高老頭這兩個藝術形象的性格特點。

    3.理解小說主題:從高老頭、拉斯蒂涅、鮑賽昂夫人的經(jīng)歷看,金錢是怎樣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4.為什么說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頭,也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溫情的眼淚?拉斯蒂涅未來的人生會是什么樣子?

    發(fā)展要求

    1.了解巴爾扎克作為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所取得的藝術成就。

    2.小說中,高老頭被自己的兩個女兒榨干后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親情完了;鮑賽昂夫人的情人阿瞿達侯爵為了20萬法郎的陪嫁拋棄她,愛情完了……試結合作品,分析金錢所造成的悲劇。

    3.比較拉斯蒂涅與于連(司湯達《紅與黑》的主人公)兩個藝術形象的異同。

    4.同是寫金錢的罪惡,巴爾扎克的《高老頭》和卡夫卡的《變形記》有什么不同?

    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可簡略介紹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所達到的藝術成就。

    2.“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已成為社會的普遍共識?山M織學生討論對“金錢”的認識。

    3.教師可適當介紹司湯達《紅與黑》、卡夫卡的《變形記》等作品,或推薦學生拓展閱讀。

     

     

     

     

       

    四川省普通高中細胞課程語文教學基本要求

    必修四

    第一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是高中必修教材中唯一的關于舞臺藝術的單元,學習中國古代戲曲和中外話劇。重點引導學生“品味和賞析”。教學本單元應把握好以下目標:

    1.了解關于話劇、元雜劇的知識,以及關于欣賞劇本的一般知識。

    2.閱讀中國古代戲曲作品,能發(fā)現(xiàn)其獨具的藝術趣味:用曲詞和說白相結合表演故事的形式。透過曲詞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欣賞曲詞之美,領略古代戲曲迷人的藝術魅力。

    3.閱讀話劇劇本,要能把握劇本結構;從劇情入手,了解主要矛盾沖突和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并能通過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把握和欣賞人物形象。

    4.試著從舞臺演出的角度,去推想戲劇的藝術效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嘗試組織舞臺表演。

    竇娥冤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竇娥冤》是關漢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悲劇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淵源于《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但關漢卿并沒有局限在這個傳統(tǒng)故事里,去歌頌為東海孝婦平反冤獄的于公的陰德;而是緊緊扣住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用這段故事,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統(tǒng)治下中國社會極端黑暗、極端殘酷、極端混亂的悲劇時代,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和爭取獨立生存的強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竇娥”這個悲劇主人公形象,使其成為元代被壓迫、被剝削、被損害的婦女的代表,成為元代社會底層善良、堅強而走向反抗的婦女的典型。

    全劇為四折一楔子,課文節(jié)選的是楔子和前三折,是全劇矛盾沖突的高潮部分,寫竇娥被押赴刑場殺害的悲慘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敗殘酷,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黑暗,歌頌了竇娥的善良心靈和反抗精神。

    作品在藝術上,體現(xiàn)出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風格的融合。作品用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設計超現(xiàn)實的情節(jié),顯示出正義的強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鮮明的愛憎,反映了廣大人民伸張正義、懲治邪惡的愿望。

    關漢卿戲曲的語言通俗自然,樸實生動,極富性格,評論家以“本色”二字概括其特色。課文中的曲詞,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練優(yōu)美,淺顯而深邃。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關漢卿的生平、主要作品以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了解元雜劇的基本知識。

    3.能借助注釋閱讀課文,了解劇情;根據(jù)文意判斷一些詞語的準確含義,記住元雜劇里一些特有的詞語的用法和意義,如“婆婦每”里“每”相當于“們”,“則”相當于“只”,“兀的”相當于“這”、“這個”,“委的”相當于“真的”、“確實”,等等。

    4.把握竇娥基本的性格特征: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見,剛強。她的反抗精神是在外界迫害下激發(fā)出來并迅速高漲的,是人物性格合理的發(fā)展。

    5.把握本劇的結構,對劇本這種文學作品在結構上的特殊要求有一定的認識。

    發(fā)展要求

    1.深入探究竇娥悲劇的原因,把握作品主題。主要原因有二:間接原因是高利貸剝削,直接原因則是官吏貪污、刑獄黑暗和惡霸橫行。

     2.重點鑒賞有代表性的曲詞。比如“端正好”、“滾繡球”等,體味曲詞之美。

    3.賞析竇娥臨刑前發(fā)下三樁誓愿的情節(jié),感受其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富于神奇浪漫色彩的藝術魅力。

    雷雨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專制、偽善的家長,熱情、單純的青年,被情愛燒瘋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著罪孽卻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還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這一切在一個雷雨夜爆發(fā)。有罪的,無辜的人一起走向毀滅。

    在戲劇藝術上,《雷雨》臻于完美之境。它的沖突設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轉合達到極致。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它成功塑造了劇中人物,豐滿而復雜;它具有一種詩意之美,不單單得自文辭的優(yōu)美,也不僅是得自劇中人物詩意的性格,可以說,是所有這一切,包括舞臺提示、角色分析,匯總一起發(fā)出的一種形而上的氣質和品味。

    課文所節(jié)選的是《雷雨》的第二幕,可分為兩個場面,地點都是在周家客廳里。第一個場面寫周樸園和侍萍三十年后意外重逢并相認,第二個場面寫周樸園和魯大海之間的激烈沖突。周樸園、侍萍相認的情節(jié)是劇情很重要的發(fā)展。因為他們的對話揭示出兩人年輕時曾經(jīng)有過婚戀糾葛并生有兩個兒子這個秘密,而這個秘密是全劇的關鍵情節(jié)。周樸園和魯大海之間的矛盾沖突則讓周、魯兩家中的五個人之間初次發(fā)生聯(lián)系。父子關系、母子關系、兄弟關系因為激烈的階級利益沖突,被完全忽略、消解了。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曹禺和《雷雨》的相關知識。

    2.了解戲劇的一般常識。戲劇的概念、戲劇的種類、戲劇的幾大要素(包括舞臺說明、戲劇沖突、人物臺詞)、戲劇文學的特色(適合舞臺表演、要有戲劇沖突、要有鮮明生動的人物對話)、戲劇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戲劇語言有五個特色:一是動作性;二是個性表現(xiàn)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潛臺詞;五是動聽上口,淺顯易懂)。

    3. 理解舞臺說明的作用。

    4.理清《雷雨》(節(jié)選)的人物關系,分析其戲劇沖突、結構布局特點。

    5.能通過魯侍萍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變化分析她的心理和性格。

    發(fā)展要求

    1.能結合周樸園和魯侍萍的相認,以及和魯大海激烈沖突的劇情,分析周樸園的心理變化和性格特征。

    2. 能通過分析鑒賞,品味《雷雨》人物語言的藝術魅力。

    3.能概括戲劇所揭示的思想主題。

    4.有條件的閱讀《雷雨》全劇,在班上就有關問題開一個讀書討論會;也可以從劇中找出一些精彩片段表演出來。

    哈姆雷特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哈姆萊特》全劇是以哈姆萊特和克勞狄斯之間你死我活的斗爭為線索展開的。主要劇情是:從老國王哈姆萊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萊特得知了克勞狄斯陰謀殺害兄長、篡奪王位的罪行;哈姆萊特裝瘋,克勞狄斯懷疑哈姆萊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萊特用一出有“謀殺”情節(jié),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勞狄斯殺害老國王的手段相類似的戲劇,來試探克勞狄斯,以此判斷鬼魂所說的話是否真實;克勞狄斯果然露出了馬腳,心里對哈姆萊特十分忌憚;不明底細的王后喬特魯?shù)抡夜啡R特談話,哈姆萊特誤殺躲在旁邊偷聽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勞狄斯借機立即派他到英國去,并在公文里讓英國國王處死哈姆萊特;哈姆萊特半路上回來了,克勞狄斯已經(jīng)設計好毒計,讓哈姆萊特和波洛涅斯的兒子雷歐提斯比劍。

    課文節(jié)選的是第五幕第二場(未完)。主要情節(jié)是哈姆萊特和雷歐提斯比劍,這是全劇的高潮。劇情發(fā)展到這里,克勞狄斯和哈姆萊特都清楚知道了對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們誰都不能再回避、耽擱,形勢刻不容緩。老辣狠毒的克勞狄斯搶占了先機,安排了看上去萬無一失的“比劍”的圈套。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積累莎士比亞及其作品的相關知識。

    2.熟悉《哈姆萊特》劇情。

    3.能閱讀哈姆萊特的臺詞,理清他心情變化的過程,從而把握人物的思想與性格。

                                                          

    發(fā)展要求

    1.能體味莎士比亞戲劇詩化的語言,欣賞其節(jié)奏的跌宕性和音韻的和諧性,以及體味用形象生動的詞語表達的強烈的激情。

    2.盡可能閱讀《哈姆萊特》全劇。

    教學建議

    1.指導學生閱讀劇本,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有關戲劇的知識。特別是學習《竇娥冤》,先要讓學生對元雜劇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學習《雷雨》和《哈姆萊特》,也要讓學生了解話劇的有關知識。

    2. 讓學生借助注釋了解劇情,對于學習課文有比較大的幫助。同時,適當拓展一點文學常識,能拓展學生的視野。

    3. 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臺詞理解人物性格及其命運上!陡]娥冤》重點選擇一些唱詞或說白引導學生欣賞,品味!独子辍芬x擇有代表性的對話剖析人物心理。《哈姆萊特》要通過分析哈姆萊特的臺詞,把握他的心理變化和性格特征。

    4.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指導學生表演課文或片段,然后在全班演出。特別是話劇《雷雨》,學生有濃厚的演出興趣。如有條件,可組織學生看話劇演出、電影或錄像資料,以培養(yǎng)學生欣賞戲劇和戲劇文學的興趣。

    5.教學前,教師應該閱讀本單元三部戲劇的全劇。這樣,在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關系時,就能夠瞻前顧后,注意人物形象前后一致性,避免極端、片面。

    第二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是必修模塊中最后一個詩歌單元,以宋代具有代表性的四位詞人的代表作為主要內容,重點引導學生欣賞古代詩歌的“情思與意境”,教學本單元應把握好以下目標:

    1.鞏固和豐富“詞”的有關知識;把握宋詞的文學成就、發(fā)展歷程、主要風格及其特點;了解宋詞的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明確意向與意境的主要區(qū)別;理解、背誦和默寫本單元的八首詞;積累古詩詞名句。

    2.在鞏固“情感與意象”(必修模塊一)、“含英咀華” (必修模塊二)、“感受與共鳴”(必修模塊三)等詩歌單元習得的閱讀與鑒賞能力的基礎上,重點訓練學生“把握意境,感受情思”的鑒賞能力;并引導學生多角度品析詞作的名句和主要表達技巧。

    3.繼續(xù)提高學生結合注解理解詞作的自主閱讀能力;幫助學生總結在反復吟詠中“把握意境,感受情思”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總結“把握詩詞意境,感受詩詞情思”的閱讀技巧與鑒賞方法。

    4.引導學生在品味詞作的過程中,感受詞作的魅力,并合理對待和評價詞人在詞作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傾向與人生態(tài)度。

    柳永詞兩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1.《望海潮》。這是有別于柳永“婉約”風格的一首詞,全詞以大開大闔的筆法,鋪敘了繁華秀美的杭州景象。在情思上,主要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贊美之情;在意境上,主要描繪出了秀美、繁盛、安樂、舒適的杭州圖景;在寫作技巧上,運用了總領和鋪敘的筆法,一氣呵成,把意境和情思融合成了令人向往的杭州圖景。

      2.《雨霖鈴》。這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是中國文學史上寫離別之情的典范之作,是柳永婉約詞的代表。在情思上,主要表達了作者難分難舍的離別之情;在意境上,描繪出了凄然欲絕的離別場景;在表達技巧上,重點采用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的筆法表達了情思,描繪了意境。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把握詞的主要特點;了解柳永及其詞作的整體風格;明確婉約派詞作的主要特征。

    2.讀準“參差”、“重湖疊巘”、“千騎”、“凝噎”等字音。

    3.理解、誦讀和默寫這兩首詞。

    4.《望海潮》:能分析作者從哪些方面表達了贊美之情;能概括這首詞的意境特點;能分析首句在全詞的作用;能品析“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一名句。

    5.《雨霖鈴》:能概括上下兩闋的主要內容和整首詞的意境特點;能分析“念”字的作用;能品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一名句;能鑒賞本詞情景交融和“虛實相生”的寫作手法。

    發(fā)展要求

    1.能概括作者在兩首詞中使用鋪敘這一表達技巧的主要方法和效果,并舉例分析。

    2.拓展閱讀描寫離別之情的古詩詞,積累相關名句。

    3.拓展閱讀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作品,進一步體味婉約派詞作的風格。

    4.能閱讀有關這兩首詞的鑒賞文章;能參照這些鑒賞文章,自選一首詞或名句寫一段鑒賞文字。

    蘇軾詞兩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1.《念奴嬌?赤壁懷古》。被稱為豪放派詞作的“千古絕唱”。全詞以稱頌古跡、古人、古事開端,以抒發(fā)內心情懷和感慨自我作結,以古喻今,借古抒懷。在情思上,借赤壁之壯闊和周瑜之偉績,抒發(fā)自己年華易逝、功業(yè)無成的感慨;在意境上,壯麗的赤壁和千古風流的周瑜交織成了境界宏大、氣勢磅礴、壯闊雄渾的意境;在表達技巧上,景、人、事、情有機融合,渾然一體,值得品味。

    2.《定風波》。這是一首即事抒懷、即景生情、以小喻大的詞作。蘇軾借眼前之景,寫所遇之事,抒心中之情;以自然現(xiàn)象,談人生哲理;以生活瑣事,澆心中塊壘。在情思上,表達了寵辱不驚、灑脫淡定、曠達超然的人生態(tài)度;在意境上,描繪了不畏風雨、笑對陰晴的曠達形象。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蘇軾及其詞作的主要風格;明確豪放派詞作的主要特征。

    2.讀準“綸”、“酹”等字音;掌握“一尊還酹江月”中的通假字;能分析“多情應笑我”、“故國神游”等句式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3.理解、誦讀和默寫這兩首詞。

    4.《念奴嬌?赤壁懷古》:能鑒賞描寫赤壁之景的語句和句中的動詞;能品析周瑜這一形象;能概括、想像描述和評析本詞境界宏大、氣勢磅礴、壯闊雄渾的意境;能領悟和評析作者在詞中表達的情思。

    5.《定風波》:能分析“莫聽”、“何妨”、“誰怕”等詞連用的表達效果;能理解“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所表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人生哲理。

    發(fā)展要求

    1.能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分析和總結出以古喻今的表達技巧與表達效果。

    2.能以《定風波》為例,分析和總結出以小喻大、即事抒懷、即景抒情的表達技巧與表達效果。

    3.能以這兩首詞為例,鑒賞景、人、事、情有機融合地描繪意境的手法。

    4.能收集描寫赤壁的詩詞文賦,并在閱讀中選擇1—2個角度進行比較。

    5.能在閱讀其他豪放派詞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豪放派的風格特點。

    6.能對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人生態(tài)度進行評析。

    辛棄疾詞兩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1.《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這是愛國詞人登上建康賞心亭后的慷慨悲歌。在情思上,詞人借眼前之景和昔日之人,抒發(fā)了自己抗金愛國的激情和壯志難酬的憤懣。在內容上,上闋寫景,即景抒情,描繪出了蒼涼、空闊、悲憤的意境;下闋用典,以古人之事抒今人之懷,表達了自己的雄心壯志與無可奈何。在表達技巧上,詞人的寫景和用典都具有明晰的層次,如鏡頭移動,一步一景,逐層渲染了內心的復雜情感。

    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明代楊升庵認為這首詞應列在辛棄疾詞的首位,其最大特點是借古人事抒自己情,一句一典,由古及今,由人及己。從古人的建功立業(yè),到今人的急躁冒進,自己不忘國恥卻無用武之地,給人一種蒼涼悲壯之感,體現(xiàn)了詞人高超的用典技巧和滿腔的愛國情懷。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詞人所處的時代、經(jīng)歷、主要詞作及其風格。

    2.能讀準“膾”、“揾”、“榭”等字音;能把握“清秋”、“斷鴻”、“吳鉤”等意象的文化內涵;了解兩首詞中各個典故的來由和意義。

    3.理解、誦讀和默寫這兩首詞。

    4.能利用學習《蘇軾詞兩首》時積累的閱讀豪放派詞的經(jīng)驗,自主鑒賞這兩首詞。

    5.《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能體會作者的感情;能概括上闋所繪意境的特點,能品析下闋所用典故的意圖;能鑒賞本詞寫景與用典時逐層展開與動靜結合的技巧。

    6.《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能品析詞人在一連串典故中寄予的情思;能品味本詞蒼涼悲壯的意境;能鑒賞詞人的用典技巧。

    發(fā)展要求

    1.能圍繞“情思與意境”,總結豪放派詞的鑒賞思路與方法。

    2.能對辛詞用典的技巧和優(yōu)劣進行評析。

    3.能從2—3個角度對蘇軾和辛棄疾的詞進行比較。

    4.閱讀和背誦5首以上辛棄疾的其他詞作。

    5.拓展閱讀抒發(fā)愛國之情的古詩詞,并積累相關名句。

    6.能閱讀有關這兩首詞的鑒賞文章;能參照這些鑒賞文章,自選一首詞或名句寫一段鑒賞文字。

    李清照詞兩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1.《醉花陰》。這是李清照抒發(fā)思夫之情的閨怨詞。詞人借薄霧、濃云、玉枕、紗櫥、東籬、黃花等意象,描繪出了菊花盈香、佳節(jié)思親、清新寂靜的意境,表達了與夫君離別后的相思之情。

    2.《聲聲慢》。這是詞人晚年愁苦內心的獨白,詞人以自己的情態(tài)、氣候、淡酒、黃花、梧桐、細雨等意象,描繪出了失落凄涼、悲苦無依、憔悴飄零的凄慘悲涼的意境,表達了詞人難以排遣的滿腹愁情。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李清照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詞作的主要風格;能運用《雨霖鈴》的閱讀經(jīng)驗鑒賞這兩首婉約詞。

    2.能根據(jù)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四人的詞作、風格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深化對宋詞特點及其發(fā)展歷程的認識。

    3.理解、誦讀和默寫這兩首詞。

    4.《醉花陰》:能分析“薄霧”、“濃云”、“重陽”、“玉枕”、“紗櫥”、“東籬”、“黃昏”、“黃花”等意象的內涵及其作用;能通過上述意象概括出這首詞所描繪出的意境的特點;能從意境中分析出詞人表達的情思;能鑒賞“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一名句;能品析本首詞間接抒情的技巧和表達效果。

    5.《聲聲慢》:能抓住這首詞表達情思的核心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能圍繞這一核心句概括出本詞的意境特點;能鑒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一名句;能品析詞人逐層渲染的寫“愁”技巧。

    發(fā)展要求

    1.結合這一單元的八首詞,總結意象與意境的區(qū)別及其鑒賞方法。

    2.總結和熟悉古詩詞中十個以上常見意象的文化內涵。

    3.閱讀李清照的其他詞作,進一步體會婉約派詞作的特點。

    4.綜合前三個必修模塊有關詩歌閱讀與鑒賞的經(jīng)驗,結合《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對古詩文閱讀的要求,總結詩歌閱讀與鑒賞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調動學生已有的詩詞知識和閱讀詩歌的經(jīng)驗,引導學生結合注解,自主閱讀和理解各首詞;特別是在學習了《雨霖鈴》和蘇軾的詞作后,要引導學生遷移運用婉約詞與豪放詞的閱讀經(jīng)驗,自主閱讀辛棄疾和李清照的詞。

    2.引導學生相互質疑,共同學習。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勾畫出有疑問的地方,全班討論解決;老師補充、強調和解決全班性的疑難問題。

    3.強化“吟詠品情”、“吟詠悟境”的詩歌學習方法。在引導學生理解全詞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吟詠全詞,在吟詠過程中想像畫面、品味情感、把握意境,鑒賞詞句,力求吟詠成誦。

    4.以核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鑒賞。圍繞“情思與意境”這一重點,設置核心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鑒賞。如《望海潮》可設置如下問題:①讀完全詞后,你感受到的作者情思是什么?請用一個詞進行概括。②作者為了表達這種情感,主要描繪了哪些景象?各有什么特點?③這些景象構成了怎樣的意境?④為了突出詞的整體表達效果,作者用了一句話來統(tǒng)領這一意境,這句話是什么?它是怎么統(tǒng)領的?⑤在這一意境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備受后人稱贊,你覺得它值得稱贊的地方是什么?為什么?等等。

    5.提供必要知識和樣本幫助學生學會鑒賞。如意向與意境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虛實相生、動靜結合、鋪敘、間接抒情等表達技巧;詞人生活的時代與經(jīng)歷;宋代詞作的發(fā)展與風格等,在此基礎上,提供一些鑒賞類文章,供學生學習參考。在把握整首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品析詞中精妙的“字”、“詞”、“句”。如《雨霖鈴》中的“念”有什么作用?為什么“楊柳岸曉風殘月”能成為柳永詞的絕唱?

    6.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和聯(lián)想。在理解、吟詠和鑒賞詩詞的過程中,引導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并把自己感受到的意境或情思用畫面描繪出來。如想像赤壁的壯闊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等。

    7.引導學生總結提升,遷移運用。在學完這八首詞后,引導學生結合《課標》、《考試大綱》和前三個模塊的詩歌,總結詩詞鑒賞的主要內容與方法,并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

    8.開展競賽活動。適當運用競賽的方法,引導學生拓展閱讀、積累名句和常見意象。

     

     

     

     

     

     

    第三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是論述類文章。作者以雜文或隨筆的形式,闡釋了自己對文化、生命、生活等話題的思考,觀點鮮明,思路清晰,語言富有意蘊。教學本單元時,應根據(jù)論述類文體的特點,圍繞“思考與領悟”中的“理清思路”這一單元定位,引導學生實現(xiàn)以下目標:

    1.鞏固和進一步理解論述類文體的有關知識,如論說文的要素、思路、結構、語言等,為深入理解本單元的各篇文章作好知識鋪墊。

    2.把握雜文和隨筆的主要特點,總結閱讀雜文和隨筆的主要方法,學會閱讀雜文和隨筆。

    3.能抓住文章的主要觀點,能辨析、鑒賞和評價論證觀點的各種材料,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4.能領悟各篇文章的深邃思想,能解讀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能從中積累精神成長的養(yǎng)料,形成自己對待文化、生命與生活的正確態(tài)度和價值觀。

    5.能就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思路清晰地進行論證。

    拿來主義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這是一篇雜文,作者以幽默、辛辣的筆調,對“送去主義”和“送來”的現(xiàn)象進行了批駁與辨析;然后提出了正確對待各種文化的態(tài)度與方法。全文觀點鮮明,在論證上破中有立,立中有破,正反結合,思路清晰,是魯迅雜文的典范之作。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現(xiàn)象等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體會雜文針砭時弊的特點。

    2.概括本文提出的對待文化的正確觀點,列舉論證這一觀點的正反材料,體會雜文運用正反材料論證觀點的技巧。

    3.理清文章“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行文思路,把握論說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行文結構,并據(jù)此總結出雜文的行文思路與結構特點。

    4.分析文中的比喻論證,領悟其深刻內涵,評鑒其運用效果,體會雜文的論證特點。

    5.結合本文的具體文句,體會雜文幽默、辛辣的語言風格。

    6.形成正確對待文化遺產(chǎn)與外來文化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

    發(fā)展要求

    1.能拓展閱讀魯迅或其他作家的雜文,總結雜文的特點,豐富閱讀雜文的經(jīng)驗。

    2.能對雜文和一般的論說文進行比較,進一步把握雜文的特點。

    3.能借鑒本文 “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行文思路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行文結構,發(fā)表自己對某一社會現(xiàn)象的看法,并列出行文提綱。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本文以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為核心,提出了“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系發(fā)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系,最后達到綜合,這就是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的觀點。圍繞這一觀點,作者分析了人從嬰兒時期到成熟時期所感受到的父母之愛的變化,論證了人從被動接受愛到主動愛別人,再到建立自己的愛的發(fā)展軌跡,觀點明確,視角獨特,思路清晰,分析深刻。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能讀懂本文,快速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能理解文中“母親的愛”、“父親的愛”和“綜合之愛”的內涵,并能分別概括其特點。

    2.能理清本文的思路,能把握人從嬰兒時期到成熟時期的父母之愛的變化。

    3.能理解和評鑒本文的關鍵語句。如“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墒斓膼鄣脑瓌t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辈怀墒斓挠字傻膼凼恰覑勰悖驗槲倚枰恪,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母愛就其本質來說是無條件的!薄案笎凼怯袟l件的愛。”“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親和父親的外部形象脫離,卻在內心建立起兩個形象……把母親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上”等。

    4.能初步體會東西方論述類文體在語言風格上的差異。

    發(fā)展要求

    1.能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評價,可以贊同,也可以反對,但必須做到觀點明確、理由充分、思路清晰、有說服力。

    2.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特別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圍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一話題,從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能列舉出有說服力的論據(jù)。

    3.了解弗羅姆,閱讀其《愛的藝術》。

    短文三篇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熱愛生命》

    作者以“度日”打比方,與哲人作比較,表達了對生與死的看法,提出了“熱愛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熱愛生活”的觀點,全文短小精美,語言富有文采與哲理,具有可讀性和啟發(fā)性。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作者以“思想形成人的偉大”為核心,選擇了四個片段,言簡意賅,意蘊深厚,“我們全部的尊嚴在于思想”、“由于思想,我卻囊括了整個宇宙”等名句,擲地有聲,啟人深思。

    《信條》

    作者以怎樣生活、怎樣做事、怎樣做人為文章總綱,列舉了幼兒園學到的生活信條,這些信條包含了個人習慣,與他人相處,對待生命、生活與世界等的“金規(guī)矩”。這些平常的“規(guī)矩”將引領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的生命。節(jié)選的部分雖然很短,但它卻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堅守熟知的信條,我們的生命、生活與世界才會變得精彩。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熟讀三篇短文,并能熟記和運用各篇短文中的名句名段。如《熱愛生命》中的最后一段,《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的各個片段,《信條》的最后一段等。

    2. 能概括各篇短文的主要觀點,能理清各篇短文的行文思路。

    3. 能總結隨筆的語言特點,能評鑒文中的精彩語言,能把握隨筆的語言風格。

    4.能深入理解三篇短文中的名句。如“生之本質在于死”、“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由于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不論你們年紀多大——當你們出門,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還是手拉手,緊挨一起”等。

    發(fā)展要求

    1.了解隨筆的特點,積累閱讀隨筆的經(jīng)驗。

    2.能聯(lián)系實際,闡釋自己對三篇隨筆所呈現(xiàn)出的主要觀點的看法,可以贊同,也可以反對,但必須觀點明確,言之有據(jù)。

    3.拓展閱讀自己喜歡的隨筆3—5篇。

    4. 能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寫一篇有一定思想的隨筆。

    教學建議

    1.運用“文體閱讀法”,引導學生快速把握文章觀點、論據(jù)、思路與結構。文體閱讀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論述類文體;二是雜文、社科文和隨筆。如《拿來主義》,可引導學生首先以論述類文體的常用知識與閱讀經(jīng)驗,找出論點和論據(jù),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文段,以此理清內容要點和行文思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雜文的文體特點與閱讀方法;《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可引導學生在鞏固論述類文體的基礎上,體會社科文的特點及其閱讀技巧;《短文三篇》,則可引導學生把握隨筆的特點及其閱讀方法。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段,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如《拿來主義》,可引導學生抓住第2、7、10自然段,把握文章觀點,理清文章脈絡;《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可引導學生抓住最后一段中“同母親的緊密關系”、“同父親的緊密關系”、“達到綜合”等信息,快速理清文章脈絡;《熱愛生命》,可引導學生抓住“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惱……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這句話,品讀文意,理清脈絡;《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可引導學生抓住“思想形成人的偉大”這一關鍵句,把握文意;《信條》,可引導學生抓住“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樣生活,怎樣做事和怎樣為人,我在幼兒園就學過”這一總領句,體會文段深意。

    3.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深度理解和運用文章觀點。如《拿來主義》中對待文化的觀點,可引導學生思考其在今天的價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評鑒文中觀點;《短文三篇》,則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浪費時間、自尋短見、懶于思考等生活現(xiàn)象,思考、討論,形成自己的看法與做法等。

    4.引導學生在比較中深入學習。如雜文、隨筆與一般論說文在行文思路、語言風格等方面的差異,以此把握不同文體的不同特點。

    5.開展辯論和研討等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拿來主義》中的“送去”行為是否有可取之處;是否贊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一文中所提出的觀點;是否贊同“生之本質在于死”的觀點等,可引導學生辯論、研討,以領悟和發(fā)展作者觀點,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與價值判斷水平。

    6.讀寫結合?梢龑W生結合文章觀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出自己的看法,列出論證提綱,或寫出短文。

    第四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學習古代人物傳記,所選作品均出自“前四史”。分別是《廉頗藺相如列傳》選自《史記》,《蘇武傳》選自《漢書》,《張衡傳》選自《后漢書》。這些傳記中人物生活的時代環(huán)境,他們的故事行跡以及價值取向,各不相同。但都或以政績、品德名垂青史,或以科學和文學成就享譽后世,都不愧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寫的人”。教學本單元應把握好以下目標:

    1.文言文閱讀教學目標。本單元所選的課文都出自名家,是具有典范意義的文言文。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通過課文字詞的學習,讓學生掌握一些文言字詞和句式方面的知識。

    2.思想教育目標。要有意識地通過這些作品,體會古人的不朽風采與壯志豪情,從而有所感悟,得到啟發(fā)。學習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強勢的形象及其“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學習廉頗忠于國家、勇于改過的優(yōu)秀品質;學習蘇武面對威逼利誘而能堅守節(jié)操,歷盡艱辛,不辱使命的愛國情懷;學習張衡一生在科學、文學、政治方面的諸多追求。

    3.寫作技巧目標。這三篇課文也都是古代傳記名篇,在寫作技巧上有許多值得學習借鑒之處。它們都出于正史,基本上都是按正史列傳常用的寫法來寫的,但每一篇又各有特點。《廉頗藺相如列傳》選取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藺交歡”三個典型事件重點敘述,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及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在矛盾的發(fā)展變化中進行!短K武傳》運用人物傳記常用的手法,以順敘為主介紹蘇武出使、被拘匈奴十九年,最后終得回國的全過程!稄埡鈧鳌犯爬ㄓ涗浟藦埡庖簧闹T多成就,記述全面,有條不紊,卻又重點突出。 

    廉頗藺相如傳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司馬遷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史記》中通過描寫人物來表現(xiàn)歷史事件的典型作品,課文節(jié)選了原傳的第一部分,這部分集中記載了藺相如的事跡,對廉頗也做了簡要的敘述。 本文的敘述模式可以歸納為“322”,即以三個小故事來描寫兩個人物,之間貫穿兩種矛盾。作者選取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藺交歡”三個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強暴的形象及其“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同時也凸現(xiàn)了廉頗忠于國家、勇于改過的優(yōu)秀品質。而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及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在矛盾的發(fā)展變化中進行的,這種矛盾包括秦趙之間的沖突這個主要矛盾和廉藺二人之間的內部矛盾。

    本文在材料的取舍剪裁上是很下功夫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為材料取舍的標準;非常重視詳略主次的安排,集中寫藺相如,其間穿插對廉頗的描述;善于通過對話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多次運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人物性格。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掌握文中的11個通假字:“質”、“不”、“奉”、“庭”、“案”、“賓”、“繆”、“孰”、“缶”、“詳”、“邪”。

    2.理解11個多義詞在文中的含義:奉、負、使、引、徒、幸、顧、傳、書、請、歡。

    3.掌握文中4個常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于、之、以、因。

    4.理解文中古今異義詞:拜、患、前進、鄙賤等。

    5.掌握文中名詞活用、形容詞活用、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特殊用法。

    6、掌握文中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

    發(fā)展要求

    1. 認識廉頗、藺相如思想品質的可貴之處,培養(yǎng)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

    2. 體會課文善于剪裁和組織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語言行動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手法。

    蘇武傳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蘇武傳》是《漢書》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jié)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跡,生動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作者采用寫人物傳記經(jīng)常運用的縱式結構來組織文章,以順敘為主,適當運用插敘的方法,依時間的先后進行敘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

    在寫作上,作者善于以典型環(huán)境和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把蘇武這個人物推到了矛盾斗爭的風口浪尖上,讓人物一展風采;通過兩次自殺、幽禁大窖、流放北海等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蘇武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通過蘇武具有典型意義的語言,表現(xiàn)出至死不屈的品德;著重寫了三個叛徒,與蘇武形成鮮明對比。全文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豐滿、動人、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班固和《漢書》的有關知識。

    2.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讀音。

    3.掌握文中13個通假字:畔、旃、去、亡、見、沾、衿、決、以、蹈、驩、女、縣。

    4.理解16個古今異義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相當、成就、丈人、因此、女弟、春秋、實在、稍、遺、會、及、論、貨物、操持、假、不幸。

    5.掌握文中意動用法、使動用法和名詞活用等詞類活用。

    6、掌握文中的倒裝句、判斷句、被動句和省略句。

    7、能準確地翻譯全文。

    發(fā)展要求

    1.能理清文中的寫作思路,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2.能分析人物性格,重點剖析蘇武的性格特征,體會蘇武的人格魅力,學習蘇武的民族氣節(jié),弘揚愛國主題。

    3.能分析鑒賞文中通過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在差別中更鮮明的手法。

    4. 能結合文中句子分析鑒賞以典型環(huán)境和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手法。

    5.能對蘇武的功過得失和價值意義進行討論、評價。

    張衡傳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張衡傳》為傳統(tǒng)名篇,選自《后漢書》,是一篇精彩的人物傳記。文章以時間作為敘事線索,以翔實的文筆全面記述了張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學、政治、文學等領域的諸多才能。而且詳略突出,重點介紹了他在科學上的貢獻,其間貫穿了作者對張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層次清晰,條理分明,一位博學多才、從容淡泊的文人學者形象如在眼前。

    語言凝練平實是本文的突出特點,作者寫作時絕少用形容詞,盡量抓住史實,描繪時惜墨如金,無一句贅言。但平實精謹中有精彩之處,如候風地動儀一段描寫生動形象,說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簡得體,伸縮自如。也唯其如此,才能將張衡一生中在諸多領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詳明,有條不紊。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了解范曄和《后漢書》的相關知識。

    2.掌握13個古今異義詞語在文中的含義:交接、孝廉、不行、特征、方面、國王、下車、從容、辟、牙、周密、激揚、都。

    3.理解文中4個通假字的意義:“員”、“傍”、“禽”、“尊”。

    4.掌握文中“觀”、“征”、“制”等一詞多義詞語和詞類活用。

    5.掌握文中的文言特殊句式。

    6.了解張衡生平及其成就。

    發(fā)展要求

    1.能分析張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的表現(xiàn),學習張衡刻苦鉆研的精神,立志成才。

    2.學習本文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人物的寫法和詳略得當?shù)募舨梅椒ā?p>

    教學建議

    1.作為文言文閱讀教學,首先要有文言文教學的特點,即要注意文言文的特殊現(xiàn)象,掌握文言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多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以增加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適當?shù)臅r間,要給學生歸納總結,強化古漢語方面的知識,便于把握規(guī)律。

    2.對于故事性較強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師可組織學生分角色誦讀,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考慮組織學生表演一個或幾個小片段。

    3.三篇文章所選的人物,都是以政績、品德名垂青史的,可以引導學生對他們的人格、品德等談談自己的看法,最好能寫寫自己的感受。

    4.三篇文中的學習重點,要放在人物刻畫、藝術特色及寫作手法等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這些方面細細體會。 

    5.可以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和《漢書·蘇武傳》作比較閱讀,結合課外材料,體會《漢書》在藝術上繼承《史記》所取得的成就。

    6.《張衡傳》涉及的文化常識較多,如各種史書的體例,古代的職官制度,張衡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梢韵茸寣W生課下自己查找資料,教師課上提問講解,也可設計成作業(yè)或討論形式。

    表達與交流

    單元目標

    必修四的表達交流部分,主要內容是議論文的寫作,重點引導學生掌握議論文的基本論述模式。本部分的教學,應把握好以下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議論的核心和本質是講道理。

    2.重點訓練學生把握論證道理的基本思維模式,形成基本的說理能力。

    3.指導學生優(yōu)化議論文的寫法,提升議論文寫作水平。

    4.引導學生全面地、動態(tài)地看待問題,形成辯證思維的觀念。

    學習橫向展開議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1. 橫向展開議論,就是在同一個層面上,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開議論。

    2.橫向議論的方式,在論述結構上表現(xiàn)為并列式。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能夠切分角度,來分析事物或現(xiàn)象。

    2.能夠根據(jù)作文題目,設置在邏輯上構成并列關系的分論點。

    發(fā)展要求

    1.能夠準確、合理地切分角度,各個角度之間,形成較為緊密和全面的聯(lián)系。

    2.能夠合理設置在邏輯上構成并列關系的分論點,并能對分論點進行合理的闡釋。

    學習縱向展開議論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1. 縱向展開議論,就是逐層深入地講道理。

    2. 縱向展開議論,在論述結構上表現(xiàn)為遞進結構。各個論述層次之間,邏輯順序不能顛倒。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 能夠辨識文本或語言交際場合中的縱向議論方式。

    2. 能夠對某一命題,設置至少兩個論述層次,且這兩個層次之間能夠形成遞進關系。

    發(fā)展要求

    1. 能夠對某一命題,設置三個呈遞進關系的論述層次,且層次之間的邏輯關系合理。

    2.能夠在文章寫作中,使橫向展開議論的方式與縱向展開議論的方式配合協(xié)調。

    學習反駁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1.學習反駁,包括駁論點、駁論據(jù)、駁論證三個方面。

    2.反駁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它具有明顯的針對性,主要要求的是學生的分析和評價能力。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能夠分析論據(jù),養(yǎng)成對論據(jù)的可靠性進行評估的習慣。

    2.能夠分析論證,發(fā)現(xiàn)錯誤論證中明顯的邏輯漏洞。

    3.能夠寫出具有一定邏輯性的駁論文。

    發(fā)展要求

    1.能夠分析論據(jù),能夠發(fā)現(xiàn)論據(jù)中的疑點。

    2.能夠分析論證,對論證的錯誤展開具有邏輯性的有力的反駁。

    3.能夠寫出具有富于邏輯力量的駁論文。

    學習辯證分析

    內容標準

    課文內容要點

    1. 辯證分析是指克服了片面性的分析。這是思維成熟的標志。

    2.辯證分析,包括全面地分析、動態(tài)地分析以及注意事物和現(xiàn)象的對立面的轉化三個方面。

    學習要求

    基礎要求

    1.能夠有意識全面地分析事物和現(xiàn)象,能夠看到矛盾的兩面性;能夠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結合時間、空間環(huán)境的變化,動態(tài)地分析問題。

    2.能夠運用以上觀點分析問題和現(xiàn)象,在議論文寫作中,避免觀點的片面性。

    發(fā)展要求

    1.能夠全面地分析事物和現(xiàn)象,能夠看到矛盾的兩面性;能夠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結合時間、空間環(huán)境的變化,動態(tài)地分析問題;能夠懂得相反相成的道理,注意到對立面可能的轉化。

    2.能夠運用辯證觀點分析問題和現(xiàn)象,在議論文寫作中,做到觀點穩(wěn)妥、論述周密。

     

    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積極思考,結合自身的議論文寫作實際,對相關內容展開討論。

    2.要結合各教學內容,設置、引入新的話題,引導學生討論。通過討論,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要點的理解。

    3.要分項落實各教學內容,以小作文的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例如,“學習縱向展開議論”,就不一定要寫大作文,可以安排一些分論點設置的訓練。

    4. 在寫作訓練之外,安排一些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對當前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分析。本模塊對學生的思維品質要求較高,這種訓練是必要的。

     


    文章《四川省普通高中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已被“大竹縣觀音中學校園網(wǎng)”整理收錄,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返回上一頁] [打 印] [收 藏]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 達州市教育局關于組織開展2015年教師全員規(guī)范性培訓..
    · 2008年秋季達州市中小學教師教學展示活動獲獎名單
    · 觀音中學有兩項課題研究獲獎
    · 關于“農(nóng)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應用”論文評選結果的..
    · 達州市第二批中小學市級骨干教師2013年培訓工作通知..
    · 2012年全國中學生生物聯(lián)賽獲獎名單(達州地區(qū))
    · 四川國培計劃(2013)學員注冊(登陸)、學習時間安..
    · 觀音中學成功申請課題研究--農(nóng)村中學安全管理現(xiàn)狀與..
    · 大竹縣2017—18學年度下期中小學期末考試時間及科目..
    · 關于2007年全國高中數(shù)學聯(lián)賽成績的通知
    · 關于2011年全國中學生生物聯(lián)賽獲獎情況的通知
    · 觀音中學周厚舉等多位學生在09年初中數(shù)學聯(lián)賽中獲獎..
    · 中篇小說新鄉(xiāng)土文學《黃城寨下》
    · 觀音中學校長、副校長一覽表
    · 2009年度四川省中學高級教師職務評審通過人員公示名..
    · die from、die of、die in、die off、die away、die..
    · 大竹縣“三好”學生和先進班集體名單
    · 大竹縣觀音中學2008年高考錄取光榮榜
    · 2009年度達州市中學一級教師職務評審通過人員公示名..
    · 2008年達州市中考成績等級說明
    · [推薦] 觀音中學部分學生記載表
    · 觀音中學張為同學被評為08年省“三好”學生
    · 關于對大竹縣教育系統(tǒng)2007年度考核結果確認為優(yōu)秀等..
    · 大竹縣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1-2020年)簡介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wǎng)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盡快予以更正,謝謝。
    ∷相關文章評論∷    (評論內容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更多評論…]
      文章搜索
    關于本站 | 網(wǎng)站地圖 | 專題報道 | 取回密碼 | 熱門文章 | 廣告聯(lián)系 | 加入收藏 | 返回舊版 | 觀中校園網(wǎng)發(fā)展史 | 萬年歷 | 返回頂部↑
    Copyright© 2008-2023 四川省大竹縣觀音中學校園網(wǎng)[域名:scgz1942.cn/大竹縣觀音中學.公益.cn]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建立鏡像。
    教育廳前置審批號:川教YW-20120057  川公安網(wǎng)備案:51172402000004號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2005482號-1
    聯(lián)系電話:0818-6564232 聯(lián)系QQ:40529798(觀中網(wǎng)站群) 58315785 聯(lián)系Email:dzxgyzx1942@163.com
    網(wǎng)站學校:大竹縣觀音中學 學校地址:四川省大竹縣觀音鎮(zhèn)北大街178號 郵政編碼:635112
    網(wǎng)站制作與維護:唐山雨 觀音中學辦公室、團委、教科室支持  支持QQ群:319695969(觀中教師群)
    提示: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gyzx1942
    聲明:本站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不妥之處,敬請告訴我們及時處理!

    川公網(wǎng)安備 51172402000004號

    久久播黄色网站,日本一区视频,亚洲av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免手续费性爱片